•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7-03-30 21:02:18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河北气象灾害种类多、范围广、频次高、强度大、损失重,气象灾害及其次生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自然灾害的90%左右,年均直接经济损失达数百亿元,加强气象灾害的防御至关重要。省气象局局长宋善允在会上报告我省贯彻实施气象灾害防御法律工作时表示,全省各级财政对气象灾害防御工作资金支持逐年增加,“十二五”以来,省市县三级共投入财政资金12.7亿元,有力支持了气象事业和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建设。目前,我省气象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占GDP比例由上世纪90年代的3%下降到1%以下,人员伤亡数量也大幅下降。
    据宋善允介绍,我省在全国率先建立了以各级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为核心,覆盖省市县三级政府和部分重点乡镇的气象灾害防御指挥体系。目前,全省已成立132个气象灾害防御中心,98%的乡镇、62%的街道建立了气象信息服务站。气象、水利、交通、环保等部门共建专业气象观测系统,共享了6868个监测站点数据。天气雷达探测区域已覆盖全省85%的面积,多类气象卫星全时空、高频次监测天气变化。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达到90%以上。建立预警信息发布绿色通道,确保预警信息通过广播电视、网站、微博、微信、手机短信等多种手段及时发布。2016年发送各类预警信息19.2亿条。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