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群、冯巩的相声《小偷公司》曾经风靡一时,被人们所津津乐道。前不久现实版的《小偷公司》居然在葫芦岛市真实上演,而且该公司真是打着文化传媒的幌子,绝对堪称有文化的“小偷公司”。
“80后”的四川聋哑人开个公司,用殴打欺骗等手段强迫多名聋哑人盗窃。几年来“小偷公司”不断壮大发展到40余人,活动轨迹遍布四川和辽宁等。该“公司”上有“董事长”,下有“执行总裁”和“片区经理”,口号是“把团伙做大做强”,偷盗来的“劳动成果”登记拍照后全额上缴,公安部将此案列为部督案件。 27日,葫芦岛市公安局交通分局刑侦大队大队长刘东告诉记者,警方是由一个嫌疑人的QQ为突破口,打掉这一跨省特大聋哑人扒窃团伙,该团伙是个非常专业的涉嫌组织、操控、教唆聋哑人实施盗窃团伙,有组织有预谋有规模。
1聋哑人公交扒窃落网
4月5日,一市民乘坐14路公交车时,新买的苹果6手机被盗。
4月8日,一市民乘坐1路公交车时钱包被盗,包里装有现金5000余元和一些银行卡。
4月10日,一市民乘坐3路公交车,随身携带的2000余元钱被人“挤”走了。
接下来一段时间,不断有市民在乘坐公交车时被盗,被盗物品有现金、手机等,涉案价值十余万元。发案频次、密度之大,为葫芦岛市近年少见。警方怀疑有伙外地人流窜到葫芦岛实施扒窃,可初步排查没有发现近期有外来同类前科人员在葫芦岛住宿和上网等信息。随后警方分成六个反扒小组,对几个重点公交线路展开侦查。
4月13日和17日,侦查员在3路公交车和兴城市2路公交车上抓获4名犯罪嫌疑人,均为聋哑人。经讯问,几名嫌疑人都保持沉默,连个人身份信息都不肯交代,警方在他们身上也没发现有价值破案线索。后来尽管警方找来手语翻译帮忙,可无论怎么说教开导,对方仍然不吱声。
几次提审后,经过耐心教育感化,其中一名嫌疑人刘某提出要找人保其出去,让侦查员帮忙联系其上线,并给出自己的QQ号和密码。正是该QQ号使得本案出现重大转机。打开刘某的QQ号,警方得知其是四川成都人,29岁,2011年9月因在公交车上扒窃被判有期徒刑两年零六个月。
2“小偷公司”跨省扒窃
经过进一步侦查,警方发现在4月5日—11日,包括刘某在内共有26名关联人员分别聚集葫芦岛,且大多有扒窃前科。由此,这个几十人的跨省特大扒窃案件露出冰山一角。葫芦岛市公安局立即成立了“4·05”专案组,局长孟冰担任总指挥。6月12日,公安部将此案列为部督案件。经侦查,该团伙成员逐渐浮出水面。
杨A,1989年出生,聋哑人,四川成都人,有前科,开了一个所谓的文化传媒公司作为幌子,座驾是宝马,他的口号是“把团伙做大做强”;
杨B,1989年出生,聋哑人,四川广汉人,为该团伙在四川西昌市的管理人,是今年来辽宁坐镇指挥实施扒窃的团伙总负责人,其中派到葫芦岛的手下有20余人;
王某某,1981年出生,河南人,临时住成都市锦江区,他主要负责外联工作,就是哪个环节出现问题由他去搞外联,也包括谁被抓协调捞人,他也是该团伙中唯一的正常人;
马某,四川北川人,1993年出生,是绵阳团伙的组长,长期在绵阳活动,来葫芦岛后担任小头目;
王某,绵阳人,在葫芦岛市活动时也担任头目,具体负责打前站,购买车票、租房子等后勤保障和管理派活儿、上交“劳动成果”等。
经初步查明,杨A和杨B是聋哑学校的同学,后期组成“小偷公司”,杨A和王某某等人使用殴打欺骗等暴力手段,强迫多名聋哑人实施盗窃。团伙成立几年间,由最初的几人发展到目前的几十人,活动轨迹遍布四川和辽宁等省。
该团伙初步确定身份的成员共40余人,在葫芦岛市涉案的有26人。其中,杨A担任董事长,杨B担任执行总裁,王某某负责外联,马某和王某等几人为片区经理,还有几人为业务主管,其余的都在一线负责偷盗。“每个组长和片区经理下面都有10多个人,其中有男有女,年龄最大的30多岁,最小的也近20岁。一般出去作案时都是男女搭配,尽量打马虎眼,一旦被人发现时全力做到互帮互助,争取能够逃脱。”刘东说。
320人在葫芦岛落网
警方介绍,今年3月,四川警方加大打击力度,该团伙预感到继续在四川作案的危险系数加大,便于3月底先后乘飞机和火车转移到辽宁沈阳和大连。4月4日,在马某和王某带领下来到葫芦岛,20余人分别租住在兴城市内三个公寓里,随后便疯狂作案。按照团伙规定,日常开销统一管理,偷盗的“劳动成果”三七分成,上交三成,七成由成员之间分。可实际扒窃得手后,扒窃所得必须上缴片区经理,由片区经理详细登记并拍照后上传,并把钱款通过转账方式上交,待夏季扒窃淡季再行分配,其实大多赃款被团伙头目控制。
在案件侦办过程中,葫芦岛警方先后五次赶往四川,四川警方两次来到葫芦岛沟通案情,抓捕嫌疑人。前不久,公安部统一指挥集中收网行动。截至目前,警方已查明在葫芦岛市发案15起,涉案价值几万元,涉案人员26人,有20人落网,其中14人被提起公诉。目前,警方已收缴追回部分赃物,案件还在进一步侦办中。
“80后”的四川聋哑人开个公司,用殴打欺骗等手段强迫多名聋哑人盗窃。几年来“小偷公司”不断壮大发展到40余人,活动轨迹遍布四川和辽宁等。该“公司”上有“董事长”,下有“执行总裁”和“片区经理”,口号是“把团伙做大做强”,偷盗来的“劳动成果”登记拍照后全额上缴,公安部将此案列为部督案件。 27日,葫芦岛市公安局交通分局刑侦大队大队长刘东告诉记者,警方是由一个嫌疑人的QQ为突破口,打掉这一跨省特大聋哑人扒窃团伙,该团伙是个非常专业的涉嫌组织、操控、教唆聋哑人实施盗窃团伙,有组织有预谋有规模。
1聋哑人公交扒窃落网
4月5日,一市民乘坐14路公交车时,新买的苹果6手机被盗。
4月8日,一市民乘坐1路公交车时钱包被盗,包里装有现金5000余元和一些银行卡。
4月10日,一市民乘坐3路公交车,随身携带的2000余元钱被人“挤”走了。
接下来一段时间,不断有市民在乘坐公交车时被盗,被盗物品有现金、手机等,涉案价值十余万元。发案频次、密度之大,为葫芦岛市近年少见。警方怀疑有伙外地人流窜到葫芦岛实施扒窃,可初步排查没有发现近期有外来同类前科人员在葫芦岛住宿和上网等信息。随后警方分成六个反扒小组,对几个重点公交线路展开侦查。
4月13日和17日,侦查员在3路公交车和兴城市2路公交车上抓获4名犯罪嫌疑人,均为聋哑人。经讯问,几名嫌疑人都保持沉默,连个人身份信息都不肯交代,警方在他们身上也没发现有价值破案线索。后来尽管警方找来手语翻译帮忙,可无论怎么说教开导,对方仍然不吱声。
几次提审后,经过耐心教育感化,其中一名嫌疑人刘某提出要找人保其出去,让侦查员帮忙联系其上线,并给出自己的QQ号和密码。正是该QQ号使得本案出现重大转机。打开刘某的QQ号,警方得知其是四川成都人,29岁,2011年9月因在公交车上扒窃被判有期徒刑两年零六个月。
2“小偷公司”跨省扒窃
经过进一步侦查,警方发现在4月5日—11日,包括刘某在内共有26名关联人员分别聚集葫芦岛,且大多有扒窃前科。由此,这个几十人的跨省特大扒窃案件露出冰山一角。葫芦岛市公安局立即成立了“4·05”专案组,局长孟冰担任总指挥。6月12日,公安部将此案列为部督案件。经侦查,该团伙成员逐渐浮出水面。
杨A,1989年出生,聋哑人,四川成都人,有前科,开了一个所谓的文化传媒公司作为幌子,座驾是宝马,他的口号是“把团伙做大做强”;
杨B,1989年出生,聋哑人,四川广汉人,为该团伙在四川西昌市的管理人,是今年来辽宁坐镇指挥实施扒窃的团伙总负责人,其中派到葫芦岛的手下有20余人;
王某某,1981年出生,河南人,临时住成都市锦江区,他主要负责外联工作,就是哪个环节出现问题由他去搞外联,也包括谁被抓协调捞人,他也是该团伙中唯一的正常人;
马某,四川北川人,1993年出生,是绵阳团伙的组长,长期在绵阳活动,来葫芦岛后担任小头目;
王某,绵阳人,在葫芦岛市活动时也担任头目,具体负责打前站,购买车票、租房子等后勤保障和管理派活儿、上交“劳动成果”等。
经初步查明,杨A和杨B是聋哑学校的同学,后期组成“小偷公司”,杨A和王某某等人使用殴打欺骗等暴力手段,强迫多名聋哑人实施盗窃。团伙成立几年间,由最初的几人发展到目前的几十人,活动轨迹遍布四川和辽宁等省。
该团伙初步确定身份的成员共40余人,在葫芦岛市涉案的有26人。其中,杨A担任董事长,杨B担任执行总裁,王某某负责外联,马某和王某等几人为片区经理,还有几人为业务主管,其余的都在一线负责偷盗。“每个组长和片区经理下面都有10多个人,其中有男有女,年龄最大的30多岁,最小的也近20岁。一般出去作案时都是男女搭配,尽量打马虎眼,一旦被人发现时全力做到互帮互助,争取能够逃脱。”刘东说。
320人在葫芦岛落网
警方介绍,今年3月,四川警方加大打击力度,该团伙预感到继续在四川作案的危险系数加大,便于3月底先后乘飞机和火车转移到辽宁沈阳和大连。4月4日,在马某和王某带领下来到葫芦岛,20余人分别租住在兴城市内三个公寓里,随后便疯狂作案。按照团伙规定,日常开销统一管理,偷盗的“劳动成果”三七分成,上交三成,七成由成员之间分。可实际扒窃得手后,扒窃所得必须上缴片区经理,由片区经理详细登记并拍照后上传,并把钱款通过转账方式上交,待夏季扒窃淡季再行分配,其实大多赃款被团伙头目控制。
在案件侦办过程中,葫芦岛警方先后五次赶往四川,四川警方两次来到葫芦岛沟通案情,抓捕嫌疑人。前不久,公安部统一指挥集中收网行动。截至目前,警方已查明在葫芦岛市发案15起,涉案价值几万元,涉案人员26人,有20人落网,其中14人被提起公诉。目前,警方已收缴追回部分赃物,案件还在进一步侦办中。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