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7-03-15 23:20:30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15日闭幕,大会通过民法总则。多位有法律专业背景的全国政协委员在今年两会期间受访时指出,民法总则获得通过,使中国法治建设进入新阶段。

      中国法治建设里程碑

      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长王俊峰认为,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以及公民权益保护,民法典意义重大。他指出:“民法总则获通过,使中国法治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

      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朱征夫表示,民事法律体系庞杂,中国民事基本法有民法通则等,目前形成了单行法规加司法解释的一套法律体系。但由于这些法律产生背景不同,各个时期的法治水平也有差别,导致有些条款相互交叉、重复的规定亦存在,需要形成科学、统一的体系。

      朱征夫认为,不论是国有企业财产权、民营企业财产权还是公民个人财产权,都应得到法律平等保护。只有平等保护各种财产权,才能维护公平正义,才能保护好社会创新和发展的持续动力,才能更好地发展市场经济。民法总则体现了这一方向。

      体现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原则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曹义孙表示,民法总则一方面体现了现代立法精神,另一方面又反映了中国法治模式的特色,从立法目的、基本原则与法律条文多层次强调法律的道德精神,从而落实了法治中国建设的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原则,为民事权利与行为提供了道德上升的空间;不仅调整公民的经济关系、社会交往关系,也意在让公民成为有美德的人。

       “我一直认为,法律的目的应该有助于提高公民道德水准。中国不仅要成为一个富裕国家、美丽国家、健康国家、法治国家,还应该成为礼义国家。”曹义孙说。

      全国政协委员、天津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侯欣一认为,随着社会发展需要,民法更注重在个人、国家、集体关系之间寻求平衡点。民法总则坚持民法的基本价值,同时兼顾了中国体制特色以及文化传承的功能。对所有民事主体的权利给予平等保护,同时,鼓励为社会组织服务、为人类整体服务。

      立法进程加快 任务依然艰巨

      近年来,中国立法进程明显加快。仅2016年通过的法律就有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中医药法、环境保护税法等。今年,中国计划将行政监察法修改为国家监察法,拟于2018年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

      侯欣一指出,中国立法任务依然任重道远。在公法领域,行政程序法还未出台,需要加快制定。民法领域,民法总则已迈出重要一步,民法典应尽快出台。


    关键词:民法总则中国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