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7-02-12 23:26:26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我省以打造全域旅游为抓手,进行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知音湖北”在海内外名气越来越响,全省旅游四季如春。

    全时空:打破景区围墙

    步步是风景,处处能旅游,全省不少地方打破景区围墙,建设大旅游。

    宜昌远安县,为把整个县变成一个大“景区”下足力气。目前,远安县内省道、县道全部建成景观廊道,机关企事业单位停车场免费向游客开放,新改建公共厕所50座,新增旅游标识标牌150块,重点景区免费WIFI全覆盖,实现全程全域无障碍旅游。该县还关闭退出矿山80余家,引导矿山企业,投资300多亿元转型发展旅游项目80余个,现已建成国家4A级景区1家,四星级旅游饭店2家。

    打破了景区围墙的旅游产品,让传统旅游“走景点、串线路”的观光旅游模式,变为休闲度假模式,让我省旅游“四季如春”。

    “比如,保康的尧治河村,既有传统民俗文化,又是一个新农村建设的缩影,老外挺感兴趣。”省海内外国旅李至说。

    “这些产品接地气,让老外感受到湖北的文化与民俗,他们更喜欢这种深度休闲玩法。”省旅游委市场处处长张珉说。

    全产业:新型旅游业态受热捧

    旅游+农业、旅游+文化、旅游+体育、旅游+养老……我省旅游业态百花齐放。

    以旅游+体育为例,滑雪、马拉松、户外体验、漂流,琳琅满目。神农架国际滑雪场获评“中国体育旅游十佳精品景区”,年年冬季游客满。

    再看旅游+农业,麻城以杜鹃花为龙头,以菊花、玫瑰花、山茶花、杏花为衬托,让赏花经济美不胜收。黄土岗镇菊花高新技术产业园投资4000万元,建设600余亩菊花展区、餐厅、菊花加工园,形成以菊花生产、加工、体验、展示、餐饮于一体的综合产业,全面实现三次产业融合发展。

    全参与:人人都是旅游人

    打造全域旅游,不仅是旅游部门一家的事情。

    去年,省旅游局更名为省旅游委,恩施、神农架、咸宁、仙桃、十堰、荆州、宜昌、黄冈8个市州先后将旅游局更名为旅游发展委员会,旅游部门的职能变成以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大监管、大服务为导向的综合协调职能。

    全省上下各部门积极参与推动全域旅游,不少地方由党政一把手统筹,各部门参与推进全域旅游。

    资本进入,助推全域旅游。据统计,2016年,全省旅游板块完成投资967亿元。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