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7-01-10 10:08:00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半个月前,名叫李涛的新疆小伙因尿毒症合并心衰,还在死亡线上挣扎。如今,经过武汉援疆干部牵线搭桥,他在武汉及时做了移植手术,重获新生。“多亏了武汉来的援疆干部,不然我弟弟真是没指望了。”昨日,哥哥李乐对记者说。
        新疆小伙尿毒症心脏病接踵而至
        36岁的李涛是新疆博州第五师电视台的一名优秀记者,其拍摄的一部专题片还获过中国新闻奖。2006年,他发现患了慢性肾炎。仗着年轻,他还是不分昼夜地忙着工作,渐渐发展成了尿毒症,一周要透析3次。透析才开始3个月,他又因抵抗力太差患上了感染性心内膜炎,手术后心脏功能却不见好转。
        去年,他在去医院的路上,又遭遇了车祸左腿骨折。然而以他的身体状况,当地医院都不敢再给他手术,李涛只能一直坐轮椅。由于继发的脱钙症状,他的个子也从1米7多降到了1米5,走路都要人扶。
        尽管情况越来越差,李涛自己一直没放弃希望,一边等着肾源做移植,一边还在家帮人做点小片子。然而7年了,仍没有等到合适的肾源。
        武汉援疆记者和医生热心牵线
        2015年,武汉楚天交通台的记者熊江泳到博州第五师电视台挂职工作。第二年11月8日的记者节,他在座谈会上偶然听说了李涛的事,就想着能不能通过援疆渠道,让李涛更好地得到治疗。他当即就打电话给了自己的“援友”——湖北省人民医院肝胆外科医生汪斌。
        “我很快就和病人联系上了,让他来我挂职的医院做了初步检查,又跟武汉这边器官移植科主任进行远程会诊,发现情况确实很严重,需要做心脏修复和肾脏移植两个大手术。”汪斌说,继续在家等下去只能是坐以待毙,去北京、上海的医院,也很难说能很快有肾源,不如通过援疆渠道来武汉,或许有转机。
        仅仅9天等到肾源成功手术
        去年12月26日,李涛在哥哥李乐的陪护下飞到了武汉。幸运的是,仅仅过了9天,就传来了好消息,一位脑死亡患者主动要求捐献器官,配型结果与李涛匹配。手术前,李涛给哥哥留下了一段话,“如果我下不来了,记得两件事。一是不要抢救,我不能再没有生机、没有尊严地活着,这次是我的最后一搏,即使失败,也没有遗憾了;二是把我的遗体捐献出去。”
        从5日凌晨4时到下午2时,李涛接受了心脏瓣膜置换和肾脏移植联合手术,非常成功。当晚8时,他就苏醒了,一句话问了3遍:“医生,我的手术结束了吗?”得到肯定的回答后,他流下了泪水。
        6日上午,熊江泳和汪斌从新疆赶回武汉,去医院看望李涛,见他状况不错,两人都感到很欣慰。
        目前,李涛各项体征平稳,只要度过了排斥、感染等关卡,就能康复出院。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