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7-01-09 16:22:21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日前,湖南省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了《湖南省“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未来几年,创新引领的发展战略如何在科技创新中实现?发布会和《规划》给出了答案。

      2020年科技创新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前十

      科技创新综合实力是衡量区域创新水平的重要指标。这些年湖南在全国排名不断前进,由2010年的全国第15位升至2015年第11位。湖南省科技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杨治平介绍,《规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湖南省科技创新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前10位,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全面建成创新型湖南发展(000722,股吧)目标。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首次将“科技规划”升格为“科技创新规划”。杨治平说,这是跳出“就科技而科技”一般性科技规划范畴,着眼于转换发展动力、建设创新型湖南,编制一个科技经济结合、发展改革并重、服务经济社会民生发展的科技创新规划。

      《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中,除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还包括创新型经济格局初步形成、科技创新体系协同高效、创新创业环境更加优良。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800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0%,科技服务业机构数达到3800个,创新平台开放共享度达到90%,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0%。

      从技术创新“点的布局”向产业创新“链的布局”转变

      此次与《规划》同时发布的还有《十大领域产业技术创新链》,如此编制“1+1”科技创新规划也是首次。

      杨治平介绍,《规划》“1”是针对整体科技工作部署,另一个“1”是落实“以产业链配置创新链,以创新链配置资金链”的任务要求,发布《十大领域产业技术创新链》,实现技术创新“点的布局”向整个产业创新“链的布局”的转变。

      从创新全链条布局,涵盖从上游的基础研究原始创新到中游的技术创新,再到下游的技术推广和产品产业化全过程。这样有利于按图索骥,切实引导各类创新要素“目标集中、资源集中、力量集中”,营造全社会创新生态。

      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副巡视员彭富国,参与了《规划》制定的全过程。他说,紧扣国家和湖南省重大战略部署与优先发展领域,围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现代农业、人口健康、资源与环保、文化创意、公共安全与应急、现代服务业等10大领域重点产业,发布《十大领域产业技术创新链》,可推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服务链的“五链融合”。

      三大工程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如何打造科技创新发展新动能?杨治平介绍,《规划》围绕充分释放人才活力、培育科技创新战略力量、构筑开放合作创新格局,提出了健全科技创新治理机制、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进科技金融紧密结合、强化军民深度融合等5个方面的改革重点。

      "十三五"期间,湖南省将实施三大科技成果转化工程,让更多的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在田间地头、市场大潮中开花结果。”彭富国说。

      三大工程分别从成果“三权”改革示范、技术转移服务体系提升、技术转移人才培养着手,环环相扣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