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7-01-08 15:29:56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2017年新年刚过,河南省扶沟县江北村的贫困户徐本贵就开始忙活了,他建的6个蔬菜大棚已经开始育苗,这让他觉得脱贫的日子有了盼头。这是该县正在实施的特色产业扶贫带来的新变化。

      扶沟全县75万人中,目前共有贫困人口4.23万。想让贫困户脱贫,就要“号准脉”“看准病”,找到他们贫困的根源,进而对症下药,精准帮扶。找到了贫穷的病根,就要“开药方”去解决。如何在现有情况下,让他们尽快脱贫,扶沟县通过走访调查开出了良方: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实施特色产业精准扶贫工程。

      该县2016年以财政扶贫资金为纽带,以特色优势产业为支撑,出台了《关于加快精准扶贫示范基地建设的实施意见》,按照“政府宣传引导、群众入股自愿、项目公司化管理、资金全程监管、年底独立核算、定期利润分红”的原则,通过贫困户“带资入股、合作经营、吸纳务工”等帮扶形式,闯出一条“企业+基地+农户”的特色产业脱贫的路子。截至目前,全县共依托“乡辰阳”畜牧有限公司、“共举”种植专业合作社、“遍地红”辣椒专业合作社等9家企业作为带贫载体,落实了《项目实施委托协议》和《贫困户带资入股合作帮扶协议》,明确了分红的比例,建立了紧密利益联结机制,使2296户贫困户搭上了特色产业发展的“顺风车”,实现了贫困户受益、企业发展、政府满意的“三赢”目标。

      刘仁青家是该县宋庄村贫困户。他家有5口人,3人是在校大学生,每年仅学费就需要3万元,再加上生活费每年需要五六万元,家里单靠他和爱人种地收入,显然不够用。因为没有资金,这一次,他是以劳动力入股的方式加入了合作社。他单独负责一个蔬菜棚,平时干活有工资,效益好了再分红。

      扶沟县县长张颖波说,这种精准扶贫方式能够充分发挥贫困户的主观能动性,变“帮你富”为“我想富”,在政府提供相关必要条件的基础上,让他们有希望、有热情地全身心投入进去,通过经济收入的增加,让他们坐上脱贫致富的快车。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