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建成15分钟健身圈,新建小区配建室内室外健身场地……昨日,省政府印发《河南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为全省人民量身定制未来5年的健身计划。
人均体育场地达到1.8平方米
《计划》明确,到2020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8平方米,城市社区建成15分钟健身圈,乡镇、行政村建有公共体育健身设施,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明显增强,国民体质监测达标合格率超过国家平均标准。
新建小区配建健身场地设施
按照《计划》,新建居住区和社区要按室内人均建筑面积不低于0.1平方米或室外人均用地不低于0.3平方米的标准配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确保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同步投入使用。也就是说,一个万人规模的新建居住区,必须有不低于1000平方米的室内健身场地,或者3000平方米的室外场地配套。
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
《计划》要求,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和符合开放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要向社会开放。完善各类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政策,推动体育消费平民化。
超九成街道建健身指导站
《计划》提出,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将增强青少年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将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纳入工作考核体系,推动各级各类学校将课外体育活动列入课表,确保学生每天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
《计划》要求,90%以上的城市街道、80%以上的乡镇建有体育社会组织,80%以上的行政村建有全民健身指导站(点)。创建2个以上国家级和10个以上省级全民健身人才培育基地,每年新增社会体育指导员1万人以上,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达到25万人以上,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达到1.5万人以上,实现城市社区、农村行政村社会体育指导员全覆盖。
重点发展足球等四大运动
《计划》明确,加快发展足球运动,加大足球场地建设力度。各县级行政区要至少建成2块标准足球场,有条件的城市新建居住区要建设一块以上五人制足球场。
重点发展篮球、自行车、乒乓球等大众休闲健身活动项目,扶持推广体现传统文化和地理特征的武术、健身气功、秧歌等运动项目。利用国家筹备和举办冬奥会的契机,创造条件适度发展冰雪运动。
大力普及广场舞等运动
同时,《计划》提出,大力普及健身跑、健步走、骑行、登山、徒步、游泳、抖空竹、健身操、广场舞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积极培育羽毛球、网球、汽车、摩托车、极限、轮滑、体育舞蹈、健身健美等具有消费引领特征的时尚休闲运动项目。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