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6-11-20 19:35:16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近日,吉林市连续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这是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首次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其中吉林地区头号“老赖”朱彦旗,欠款高达2亿元!

    曝光54名失信被执行人

    15日、17日,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平台陆续发布2016年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消息中称,在该法院执行案件中,这些被执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该法院决定对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同时将名单信息向政府相关部门、金融监管机构、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及行业协会等通报,供相关单位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在贷款、乘坐交通工具、出国出境、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行政审批、政府扶持、融资信贷、市场准入、资质认定等方面,对失信被执行人予以信用惩戒。

    两期消息共公开曝光失信被执行人54人,每个被执行人被公开了姓名、身份证号、尚未履行金额、失信情节等信息,大部分被执行人还被公布了照片。

    首次公布“老赖”名单

    据了解,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失信被执行人,俗称“老赖”。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处负责人于泉表示,很多人借钱后,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及时偿还。被起诉到法院后,债务人即便在判决书生效后,还以各种理由拒不履行相关法律义务。

    为进一步解决“执行难”这一难题,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公安机关的协助下,掌握了“老赖”的相关个人信息,首次通过微信平台发布。“‘朋友圈’的力量很强大,通过大家的转发,让‘老赖’无处隐藏。”

    此次曝光“老赖”,引起众多市民、网友关注。“让老赖无处遁形。”“欠钱不还就应该把他们曝光,做人就应该讲信誉。”“我觉得大伙应该转起来,让老赖无处藏身。”……

    将开展有奖征集财产线索

    于泉介绍,“老赖”信息公布后,产生了强烈反响。“据我了解,已经有失信被执行人开始还款。还有一个欠款200万元的失信被执行人在外地与我们联系,本打算出国,但现在出不去了。看到了朋友圈发布的消息,感到压力非常大,近期将进行还款。”目前,该法院将整理这些“老赖”的信息,通过该法院的LED大屏幕进行滚动播出。

    于泉表示,下一步,他们还打算再推出一期企业失信被执行人的相关信息,并进行有奖征集财产线索。“希望社会各界人士提供法院不掌握失信被执行人的财产线索,我们将征求申请人的意见,如果同意的话,拿出一些资金作为奖励。”

    ■头号“老赖”的经历

    盲目扩张资金链断裂拆东墙补西墙终欠下2亿元

    在曝光的54名“老赖”名单中,欠款最少的仅有5000元,而欠款最多的则高达2亿元,这名“老赖”名叫朱彦旗。朱彦旗是吉林市龙潭区人,从事粮食加工等农业生意,他的企业曾是龙潭区农业龙头企业,他本人曾是龙潭区人大代表。2010年,吉林省遭遇特大洪灾,他作为公司总经理,曾捐赠大米40吨。

    记者在龙潭区人民政府网站上看到,今年3月9日,龙潭区人大常委会发布公告,鉴于朱彦旗涉嫌犯罪并已被相关部门依法采取强制措施的事实,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决定暂时停止朱彦旗执行龙潭区第十七届人大代表职务。

    除此之外,朱彦旗的名字大多作为被告,出现在法院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的执行裁定书上。其中一条消息显示,朱彦旗所在公司向一家融资公司借款1100万元,而合同到期后,被告未能按约还款。

    “盲目扩大经营,导致他成了吉林地区欠款最多的失信被执行人。”于泉介绍,朱彦旗以经营一家农业公司起家,他以该公司作为担保,新投资建设了两家公司,并进行征收土地、建厂房等项目。“在建设过程中,资金链出现了断裂,他通过民间的贷款公司高息借款,到还款期限时,又向其他贷款公司再借款,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借款方式,最终导致无力偿还。”于泉说,朱彦旗的三家公司都面临破产,“从2014年开始,陆续有10余名债权人起诉他,欠款2亿元也是保守估计。”

    在这份“老赖”名单中,还有两人欠款达到8000万元,位列“老赖”榜的并列第二名。于泉表示,这二人的情况与朱彦旗的情况相似,所以,在此也提醒广大企业和市民,扩大经营需谨慎。

    ■专家支招

    民间借贷融资风险大中小企业应抱团取暖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丁肇勇表示,头号“老赖”案例中,体现出中小企业的“融资难”的难题。

    长期以来,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是商业银行。但银行出于资产质量和风险收益的考虑,对企业的金融支持十分谨慎。一些企业无法从正规的金融渠道获得资金,只能通过民间借贷融资,企业一旦资金链断裂,生产经营活动会受到沉重打击。而债务逾期,债权人又会通过法律程序主张权益,导致企业资产被冻结,财务状况恶化,形成恶性循环。

    丁肇勇建议,中小企业形成协会或组织,抱团取暖,仔细研究金融市场的发展和政策,降低融资风险。希望正规金融部门和相关政府部门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