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6-11-12 18:07:47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近日,记者从海拔5390米的天文点前哨班了解到,官兵床头供氧终端已经全部建设完毕,以后足不出户就能吸氧。新疆军区卫生处副处长朱子华告诉记者,这标志着新疆军区海拔4000米以上哨所官兵全部吸上“床头氧”,雪域高原哨所官兵的戍边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

    新疆军区所属边防一线连队不少驻守在雪域高原,高寒缺氧一直是危害官兵身心健康的主要因素。近年来,新疆军区持续加大“吸氧工程”建设力度,多次到高原边防一线连队开展论证,并会同厂家研究设计高原制供氧设备,组织专业力量逐一进行安装调试。迄今,他们已先后在阿里军分区、三十里营房医疗站建立高压氧舱、制氧站,并结合新营房建设,为所有高原边防一线连队配置制供氧设备,将氧气送到官兵床头,用氧实现由“保命氧”到“保健氧”的转变。

    据介绍,过去官兵巡逻返营后,由于条件限制,体力恢复需要较长周期;如今,完成巡逻任务的官兵经过及时吸氧,可迅速增加体内血氧饱和度、恢复心肺功能。驻守在海拔5170米的天文点边防连排长鲁越对此感受颇深:每次执行完巡逻任务,只需打开床头供氧终端吸氧休息,很快就能缓解高原反应症状。

    “不光让边防官兵‘吃饱’氧,还要让官兵学会科学吸氧、合理用氧。”军区有关领导说,下一步他们将在所属高原边防连队全面推行“高原部队人员用氧标准”,提升高原官兵用氧科学化水平。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