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6-11-02 23:35:07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新华社长春11月1日专电(记者周立权)用工业盐假冒食用盐进行销售,致使近10吨工业盐流向百姓餐桌。因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韩某、王某等3人被吉林省消费者协会告上法庭。11月1日,此案在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这是吉林省办理的首例检察机关支持起诉的消费民事公益诉讼案件。

    经调查,从2014年8月起,韩某等3人在长春市宽城区光复路经营的调料行内,多次销售假冒食用盐9.45吨,办案民警后来在其仓库内又查获同批未销售的假冒食用盐9.7吨。

    今年5月,被告人韩某因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被长春市宽城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年,并处罚金2.5万元;被告王某等两人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缓刑1年,并处罚金1万元。

    销售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假冒食用盐,违反有关管理条例,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其他严重食源性疾病,侵犯了不特定多数人的合法权益,属消费民事公益诉讼案件范围。

    长春市人民检察院对此案审查后,依照《人民检察院提起公益诉讼试点工作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于今年6月向吉林省消费者协会发出检察建议,督促其就此案依法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吉林省消费者协会回函明确表示,同意以原告身份向韩某等3人提起诉讼。

    吉林省消费者协会认为,被告销售的假冒食用盐存在严重的质量缺陷,危及广大消费者人身安全,且被告对此未向消费者做出说明,其行为侵害了不特定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故请求法院判令被告在省级以上新闻媒体公开道歉。

    11月1日,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此案。审判长当庭宣判,要求3名被告在本判决生效10日内,在省级以上的新闻媒体公开道歉,被告均表示不上诉。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