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6-10-29 17:20:08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近日,全国老龄办政策研究部副主任李志宏披露,据测算,4年后也就是2020年,我国的失能老年人将达到4200万,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将达到2900万。

    李志宏在昨天召开的2016(首届)京津冀养老论坛上指出,目前,我国的老龄化进程日趋严峻。伴随着这一进程,失能、高龄、空巢和独居等养老服务重点对象大幅增加。

    据测算,失能老年人将持续增长到2020年的4200万,2030年的6168万,2050年的9750万;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持续增加到2020年的2900万,2030年的4300万,2050年的1.08亿;空巢和独居老年人则持续递增到2020年的1.18亿,2030年的1.8亿,2050年的2.62亿。

    “这一发展态势,对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事业和产业而言,既是倒逼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基础动力,也是推动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的最大机遇。”李志宏说。

    李志宏指出,随着智能化社会的到来,智能科技与社会养老服务呈现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社会养老服务的智慧化开始成为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背景下养老服务信息不对称、供需结构失衡、劳动密集型养老服务方式困难重重的重要选择。

    目前,中国的老年人中,一半是空巢老人,18.3%是失能老人。10月27日,全国老龄办披露,到2020年,我国的失能老年人将达到4200万,空巢老人达到1.18亿。

    当60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10%时,就进入老龄化。中国很多省份的老年人口占比已经远超这个标准,比如江苏达到21.3%,四川达到20.3%,浙江为19.4%。

    另一个反映老龄化压力的数据是老年抚养比。现有的数据显示,全国老年抚养比为13.7%,也就是说每100个劳动年龄人口要抚养13.7个65岁以上老年人。各省情况差异巨大,重庆、四川的抚养比最大,达到20%,江苏、山东、辽宁、湖南、天津也都超过15%。青海、新疆、西藏、宁夏的老年抚养比不足10%。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党俊武分析认为,其实空巢老年人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刚退下来的六十多岁的低龄老年人,回归二人世界,拥有自己独立的生活,实际是一种社会的进步。但空巢老人中,什么样的人有问题呢?就是他高龄、失能、贫困。所以说穿了,如果把失能老年人的问题抓住了,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

    失能、高龄、空巢和独居等养老服务重点对象大幅增加,既是倒逼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基础动力,也是推动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的最大机遇。党俊武分析首先要解决钱的问题,也就是失能老年人需要服务,谁来买单的问题。

    党俊武认为,主要是建立独立于医疗保险制度的长期照护的保险制度、解决失能风险的商业保险的制度,再加上一个津贴。

    相关探索正在各地进行,今年11月1日起,北京西城区符合条件的中、重度失能老年人,将可获得每月最高400元的居家照护服务补贴,用于购买生活照料、生活护理、送餐费补贴以及家庭医生、巡视等服务。

    北京西城区民政局老龄办主任赵文利说:“巡视服务来讲,我们服务对象是高龄独居在家的老年人,避免这些老年人在家里发生意外伤害,七项服务的推广能使更多特殊的老年人享受到政府更多的关怀。”

    解决了钱的问题,要完善服务体系的建设,党俊武分析指出,中央提出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解决一个产业化市场化的问题,服务充分竞争的话,老年人的服务质量会上去,价格会下来。

    专家认为,目前,政府要重点解决贫困失能老人的问题,制定差异化补贴标准。通过重点问题突破,不断完善制度、机制,应对老龄潮来袭。


    关键词:空巢老人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