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6-10-27 15:20:00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随着互联网支付,特别是移动支付的空前兴起,信用卡在国民消费中的角色越发重要。2015年7月由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信用卡产业发展蓝皮书(2014)》数据,当年国内信用卡新增6400万张,总数累计达4.6亿张,信用卡交易金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高达58%。

      有央行专家表示,随着国内受理市场进一步改善,互联网、移动终端等创新交易渠道的迅速发展,未来几年将是中国银行卡、尤其是信用卡产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市场的发展,也不可避免的的夹杂了违规盗刷、高额年费、开卡市场混乱、银行客服滞后等问题。在移动支付空前高涨的当下,种种此类市场乱象值得监管部门和消费者关注。

      近期,环球网财经就接到多位消费者投诉,称在办理和使用信用卡的过程中遇到高额年费、”开卡陷阱”等种种不合理及霸王条款。

      年费高达2000元 中信银行白金信用卡遭投诉

      为方便消费,北京市民田文于2012年与同事一起办理了中信银行信用卡,一直正常使用。2014年10月,在信用卡即将到期时,中信银行信用卡客服提示田文升级成为了白金卡。“升级的时候客服说了,只是第一年收取2000元的升级年费,”田文说,“之后的年费可以由消费次数抵消。”

        收卡后,田文一度很高兴,因为白金卡中包含了机场VIP候机室等多重消费利好。直到10月中旬,收到当月账单的田文傻了眼:账单中多出2000元的年费。田文认为此举十分不合理,“如果当时声明每年收2000元年费,我就直接注销不用了,”田文在接受环球网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哪家银行的信用卡年费有这么高,而且,大多是可以通过消费抵消年费的。再说,你要收年费了也未提前通知消费者,否则的话我可以销卡不再使用。”

      田文在与中信银行信用卡客服沟通后,得到的回复是:可以在3个月内通过刷卡消费双倍积分的方式抵消年费,信用卡额度仅12000元的田文,需要45万的消费积分才可以抵消年费,这意味着,田文需要在3个月内刷卡22.5万元。这些消费是发生在田文信用卡只有12000元的前提下的。

      “跟客服沟通的时候气得我都想骂人了,”田文告诉环球网财经记者,“我12000元的额度,3个月内消费22.5万才能免年费,真不知道这家银行是怎么想出来的。”

      记者梳理发现,类似针对中信银行白金信用卡年费高的投诉并非只有田文一人。

       记者致电中信银行信用卡客服,得到了与投诉者一样的答案:年费2000元不能通过消费次数抵消,额度只有2000元的卡也需要3个月内累计45万积分才可以抵消。

      公开资料称,中信银行白金信用卡主卡年费人民币2000元,附属卡年费1000元,精英卡年费480元,精英卡附属卡年费240元。资料中称,首年年费可以找客户经理写申请予以减免,而该行信用卡客服在与田文及环球网财经记者的沟通过程中并未提及此事。

      此外,第二年起可以用刷卡积分兑换年费。但以20000元额度的信用卡年费抵消积分即达到了惊人的45万,以此推理,更高额度的中信银行白金信用卡可能是需要更多的消费积分才能兑换年费。

      使用中信银行信用卡的过程中,田文等用户还曾多次接到自称是中信银行信用卡客服的人员推销各种保险和理财产品。

      天津市民王女士近期便遇到了这种事。在近期的一次账单查询中,王女士发现,在无短信提醒、无本人签字的情况下,中信银行以“优选增值服务费”的名义,从她的信用卡中扣除了1599元为她办理“体检+保险”业务。

      据北方网报道,王女士虽然要回了钱,但其对银行的处理结果很不满意。“取消了‘优选增值服务费’,但银行并未就扣款作出解释。”记者登陆中信银行官网,并在“优选增值服务”一项中找到名为“体检宝”的服务,这项服务共含6个类别的服务内容,其中便包含王女士所说1599元的“体检+保险”的业务。在中信银行客服随后给记者的答复中称,“银行的每一笔业务都是经过客户本人同意后方可办理,在业务生成卡内扣费时发送短信通知。”

      民生银行被曝信用卡开卡陷阱

      包括高额年费在内的多个信用卡问题不断地经过媒体曝光,从而为公众得知,所涉及银行也并非只是中信银行一家。近期,一位北京市民在接受环球网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在明确告知客户经理只接受无年费信用卡的前提下,收到的信用卡仍然收取年费。

      北京市民苏先生在国企供职,因其良好的信用记录及财富支撑,苏先生可在多家商业银行办理大额信用卡。苏先生选择办理信用卡银行的唯一要求是高额度,不需要任何优惠活动。在与民生银行客户经理的沟通过程中,苏先生也明确表明,如有年费则不会办理,该客户经理承诺会为苏先生争取。

     

      “这位客户经理告诉我,消费18次后免第二年年费,”苏先生告诉环球网财经记者,“却没告诉我首年年费是否免除。”办卡后,改民生银行信用卡客户经理再未联系和告诉苏先生首年及今后的年费具体收费情况。

       “我咨询过民生银行的客服,让我跟客户经理沟通,”苏先生说,“我认为,客户经理在事先知道我诉求前提下,需要在我的信用卡申请材料中作明确背书。且这名客户经理在下卡后再未与我联系。”主动联系该客户经理后,得到的答复却是:申请首年年费并非一定能通过,而没有年费是苏先生在第一次与该客户经理沟通时便明确的办卡条件。

      记者在与民生银行信用卡客服的沟通中也得到了上述答复。此外,该客户经理承认,自己并非民生银行正式员工,相关法规条例明确规定,如未与企业签订正式劳动合同并缴纳五险一金,该员工不能成为正式员工。

      苏先生在向民生银行客服质疑上述信用卡办理人员身份时,民生银行未能给出明确答案。“这名客户经理承认是第三方劳务派遣,且该行信用卡中心多数员工均为第三方派遣。却到处自称民生员工到处拉人办信用卡,这是不合理的。对于这种行为,民生银行给予默许,也是民生对客户的不负责任。”苏先生告诉环球网财经记者。

      另据新华网、新京报等媒体报道,“高额年费、销售市场混乱”等仅仅是国内信用卡市场乱象的冰山一角,捆绑保险、理财产品、隐形收费、销卡困难等乱象也在多家银行的信用卡服务中多次出现。

      “民生银行告袁帅案”曾轰动一时,袁帅代理律师颜炳杰曾表示,“民生银行应最起码暂停消费”,阻止已无力偿还信用卡债务的使用人继续消费。

      记者在十一假期前还曾接到山东一高校学生的爆料,称其学校体育老师在课堂上公然要求学生办理某家银行的信用卡。

      2014年11月,上海银监会公布了包括兴业银行等在内7家银行行用卡业务的违规行为,未依法审查申请人资料真实性、过度授信、异常交易管控不力等是主要违规行为。

      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杨再平曾指出,信用卡的出现和发展是一次革命性的变革,深刻影响了支付、金融与信贷功能。但目前我国银行卡市场也面临着互联网金融、移动支付,以及受理模式等多元化因素带来的挑战。(为保护当事人隐私,应要求,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