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6-10-22 19:14:18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中新社西宁10月21日电 (裴斐)《青海省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方案(2016-2020)》(以下简称《方案》)21日通过青海省人民政府审批,此次草原补奖政策提高了禁牧补助和草畜平衡奖励的测算标准,较之前每亩增加1.5元(人民币,下同),中国官方每年下达青海补奖总额共计24.13亿元,较之前增加4.66亿元。

    今后青海将结合三江源、祁连山生态保护建设及退牧还草等重大生态工程的实施,采取自然修复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式,恢复治理退化草地,生物灾害防控、黑土滩及沙化草地治理等项目建设加强综合治理,加快草原生态保护建设步伐,改善草原生态环境。

    地处三江源头的青海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屏障,此间拥有天然草地5.47亿亩,自2011年起,青海开始实施草原生态补奖机制,落实天然草原禁牧2.45亿亩,草畜平衡2.29亿亩,核减超载牲畜570万只(以羊为计算单位),天然草原基本实现草畜平衡。

    监测显示,通过天然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等一系列措施,2015年“中华水塔”三江源年出境水增加量超过200亿立方米,接近历史最大值,青海牧区六州天然草原牧草平均盖度提高3.4个百分点,天然草原固有的涵养水源、保持土壤、防风固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增强,牲畜超载量由2010年的35.8%下降到3.74%。

    青海省农牧厅厅长张黄元介绍,新一轮政策将在实施禁牧补助政策的基础上,对牧区生态环境恶劣,退化、沙化、盐渍化严重,不宜放牧,以及位于江河源水源涵养区的草原继续实行禁牧封育。5年为一个补助周期,禁牧期满后,根据草原生态功能恢复情况,继续实施禁牧或者转入草畜平衡管理。???

    据了解,新一轮草原补奖政策涉及青海草原牧区79.97万人、4.74亿亩可利用天然草原。目标到2020年,青海天然草原平均植被盖度比2015年提高5个百分点,平均牧草产量提高6个百分点。


    关键词:草原一轮青海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