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6-10-20 11:56:38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淄博特产有博山琉璃料器、博山烤肉、淄博陶瓷、周村烧饼、博山酥锅、金丝鸭蛋、池上桔梗、鲁砚、鲈鱼汤、淄博金丝鸭蛋、菜煎饼、炖青鳝、博山美术陶瓷、糖拌莲下藕、高青西瓜、淄博刻瓷、凯特杏、实茎芹菜、淄博日用细瓷、红油肚丝、马踏湖金丝鸭蛋、金禾水煎包、白莲藕、羊奶火锅、内画、桓台山药、大锅全羊、临淄花边大套、王村黄酒、沂源苹果、博山豆腐箱、淄博细瓷、沂源全蝎、博山内画瓶、美极鸭下巴、王村陈醋、黑山羊、香葱油饼、淄川牛心柿、淄博酥锅、木李红提葡萄、石蛤蟆水饺、五香羊肉、花沟苹果、周村煮锅、沂特油焖香椿、卤汁羊肉、博山琉璃、淄博丝绸、博山金银花、等。      
        1 淄博特产之博山琉璃料器介绍
        相传,远在西周时期,奴隶们在炼铜时,发现一种晶莹物体,冷却后脆而坚硬,因其外观光怪陆离,故人们称之“琉璃”。明朝万历年间(公元1573-1619年),博山一带已是料炉遍地,盛况空前。到了清代,这里普遍设立专门机构,制作供应宫廷使用的琉璃料器。清朝中叶,博山琉璃料器不仅畅销国内各地市场,而且由青岛海运出口,销往国外,每年都在7000吨以上。清朝康熙年间(公元1662-1722年),在北京建造琉璃窑时,曾派人到博山选聘工匠,生产琉璃制品所需要的料条、壶坯,也都由博山供应。 
        至今,花色品种达2500多个。琉璃雕刻、琉璃花球、琉璃料珠和琉璃挂屏等,深受中外人士欢迎。其中琉璃花球,创制于清末,用熔化的各色琉璃做成花叶、花瓣、鱼、虫等配料,再打好底料,将以上配件按设计图样嵌入其中,然后包以软化水晶料,再熔整成所需要的形状,最后进行抛光和 退温,即成为成品。博山琉璃雕刻题材多为山水、花卉、人物、鸟兽,制品有碗、盘、瓶、盏等。
        由于料器本身晶莹滋润,故有玉料的质感。“鸡油黄”又称“黄玉”,它色 彩鲜艳,莹润欲滴,黄中透亮,犹如鸡油。用它制作的花瓶等物,就象玲珑剔透的玉雕一般。
         
        2 淄博特产之博山烤肉介绍
        烤肉是淄博地区传统名吃。北魏贾思勰著《齐民要术》中 曾载有“炙炖法”,即先将小猪“揩、洗、刮、削,令极净。小开腹,去五脏, 又净洗”。然后“缓火遥炙”,烤至“色同琥珀,又类真金”,这样吃时“入口则消,状若凌雪”,味美异常。
        近代博山烤肉在“炙炖法”基础上经过研制形成独特风格。约在1905年前,博山“远兴斋”烤肉店店主钱振远,在一次肘子过油时,偶而发现肘皮爆花后,肉味更加鲜美。随后改大烤为小烤,改一般木柴为果木劈柴烤制。这样烤出的肉,皮酥肉嫩,气味幽香,食而不腻,非常受人们欢迎,博山烤肉由此誉满山城。后来,博山陆续出现宗、段、周等几家开办的“ 顺祥斋”、“远馨斋”、“振兴斋”、“胜华斋”等10多家烤肉铺,烤肉经营大盛。 
        1954年,淄博食品公司成立,博山烤肉被列为公司经营品种,纳入正常生产。为保持烤肉声誉,公司制订严格的操作规程,大体是将活猪(毛重约60公斤左右)用热水屠净鬃毛,劈成两片,放在阴凉透风处晾干,然后 剔骨,割掉四根腿和肚底,扒掉板油,再按长15~30厘米,宽约5厘米的规格分割放入盐、花椒皮,加水浸泡40分钟,取出晾4~5小时后, 进烤炉,烤柴用无烟的苹果木、柿子木、软枣木、香椿木、花椒木等。柏木、 松木等有邪味的木柴禁用。烤肉在炉内约经3.5~4小时即可。
        博山烤肉可做冷热拼盘,可烩菜。如果热烤肉加白糖,用鲜荷叶包后再吃,或用烤肉加绿豆小粉皮再加鸡蛋做成汤菜,更是别有滋味。
        1982年和1984年,博山烤肉两次获商业部优质名特产品奖。
         
        3 淄博特产之淄博陶瓷介绍
        淄博陶瓷华贵、典雅、大方。瓷质光滑细腻。是上佳的馈赠礼品。4月22日正值陶博会召开之际,欢迎广大亲朋好友前来洽谈。( 淄博)
        地域范围
        淄博是位于鲁中部的新兴工业城市淄博,是古齐国的都城,是驰名世界的瓷都之一。这里生产的琉璃品和陶瓷制品不仅享誉国内外,而且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 
        特定品质
        淄博的仿古陶瓷,工艺精湛,古朴逼真,令人称绝。淄博的园林陶瓷,设计新颖、新奇美观,为中国园林艺术添色不少。 
        文化典故
        淄博刻瓷更是驰名中外,特别是人物肖像刻瓷挂盘,工艺精湛,栩栩如生。工艺师马林刻制的《周恩来总理和金日成主席》、《泰国国王普密蓬·阿杜德和王后诗丽吉》挂盘,在邓颖超副委员长出国访问时,分别赠送给朝鲜和泰国领导人。还有他刻制的《东渡》、《周恩来总理》、《马克思》等人物挂盘,也被分别赠送给日本友人和西德马克思纪念馆。冯乃江创作的浮雕瓷挂盘《寒雀图》,荣获1981年轻工部二等奖。
        淄博陶瓷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4 淄博特产之周村烧饼介绍
        驰名中外的山东省淄博市周村“烧饼”为传统地方名特产食品,生产历史悠久、工艺考究。“月华牌”周村烧饼沿用了周村“德祥斋烧饼老店”的传统配方和工艺,采用精选配料---优质面粉、脱皮芝麻、精盐、食糖、水精制而成,产品外型圆薄,正面粘满芝麻,背面布满酥孔,以香、酥、薄、脆而驰名中外。“月华牌”糕点、月饼也以传统配方精制而成,给您带来美的享受
        周村“月华牌”烧饼荣获1981-1990年中国食品工业新成就展示会优秀新产品奖、1998年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1991年世界旅游日山东省旅游产品优秀奖、1993年香港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和第十一届亚运会标志产品等。( 淄博)
        周村烧饼的特点——圆形黄色,薄如纸片,以薄、香、酥、脆著称。周村烧饼的由来,经历了一段相当漫长的历史。而周村烧饼这个词,其实是非周村地区人对来自周村地区的那种独特的烧饼的笼统称谓。地道的周村人,一般唤其为“香酥烧饼”或“大酥烧饼”等。
        按照当前普遍的说法,周村烧饼源于汉代的“胡饼”,至今已有1800多年的生产历史。据史料记载,明朝中叶,周村商贾云集,多种小吃应时而生,用以胡饼上贴烘烤的“胡饼炉”此时传入周村,当地饮食店户的师傅结合焦饼薄、香、脆的特点,加以改进,创造出脍炙人口的大酥烧饼,此即当今周村烧饼的雏形。
        但是,使周村烧饼具备今天所说的“薄、香、酥、脆”四大特点的却是在近代。周村区高塘镇王家庄是目前民间生产周村烧饼最多的村庄之一。该村一位老人告诉记者,周村烧饼正是基于一位名叫郭云龙的师傅的发展,方才最终形成了如今的特色。郭师傅在烤制当初厚厚的大酥烧饼时,偶然发现饼上面鼓起来的部分薄而香脆,加上芝麻,吃起来香而不腻。于是他大胆试制新品,果然深受大家喜爱。于是,不经意间便推而广之。l880年后,“聚合斋”烧饼老店,即郭家,首先启用纸包装,最终产品大都以印花纸包装,久藏不变质,故而沿袭至今。
        清末皇室曾屡次调贡周村烧饼,这也让周村烧饼名满天下。当时山东省著名商号“八大祥”(八大祥以实实在在经营绸缎而名闻当时)也专门定购周村大酥烧饼成箱发往埠外,作为馈送佳品。
         
        5 淄博特产之博山酥锅介绍
        博山酥锅是一种传统的时令、节令菜肴,盛行于冬季和春节期间,传 说是清朝初年颜神镇一位叫苏小妹的妇女创始,故菜名定为“苏锅”。又因此 菜用醋较多,以肉鱼骨刺酥烂为主要特征,“苏”“酥”谐音,遂改名为“酥 锅菜”。由于酥锅菜用料广泛,食用方便,香酥可口,再加易学好做,以至广为流传 ,现已传至周村、淄川、张店、临淄、济南等地。酥锅的原料主要有白菜、藕、海带、冻豆腐、鸡、鸭、肉、鱼、排骨、猪蹄 等,须依次分层摆放,调料有醋(使原料酥烂)、糖(中和诸料之味)、黄酒 (除腥臊)以及香油、酱油、盐、葱、姜、八角、花椒等。制做时先用急火烧 开,然后用文火烧至肉鱼骨刺酥烂为止。离火凉透后,随吃随取。
         

    关键词:淄博特产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