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6-10-18 17:19:15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山东加快农村产权、户籍、社保等制度改革,多策并举综合发力,推进外来务工人员市民化、城中村城边村居民市民化、农村农民就地就近市民化等“三个市民化”,力争到2020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55%以上。

      据《山东新闻联播》报道,新学期,枣庄市的孟熙尧高高兴兴来到城里上小学。此前,由于户口在农村,父亲孟宪超在城里打工,他只能和妈妈许艳留守乡下上学。

       枣庄市薛城区临城街道站前小区居民许艳:“孩子的父亲在这里打工,租的这个房子。”

      变化来自新一轮户籍制度改革,许艳和儿子以租住的房子提出申请登记,顺利拿到了枣庄薛城的市区户口。

      许艳:“我们就提供了我们的租房证明,然后居委会就开了接收的证明,很快到派出所申请,就批了下来,把户口迁过来了,孩子就上学了。”

      农民进城落户“零门槛”。枣庄市提出,只要满足租房、工作、缴纳社保、投资经商等任何一个条件,都可以申请落户市区,享受均等均质公共服务。很快,街道办就为许艳办理了就业创业证,帮她解决工作问题。

      枣庄市薛城区临城街道办人社中心主任庞林:“像家政、月嫂,还有电商,咱的创业大学都可以培训,咱临城辖区有个鞋厂,给你缴纳五险,这样每个月能拿到两千块钱左右。”

      能进城,有户口、有学上、有工作,许艳和儿子很快融入了城市生活。可在外务工多年的男主人孟宪超,却迟迟不肯把户口一同迁入。

      长途货车司机孟宪超:“主要是什么,我考虑下一步农村有什么优惠政策,我把户口迁走了,就享受不到土地了,各方面的优惠政策。”

      孟宪超的担心正是政策要解决的。孟宪超的老家薛城区周营镇,正在对承包土地、宅基地、集体经济收益权分配,确权颁证,农村财产、福利将变成个人资产,参与收益。9月份,山东首次提出建立集体成员资格证制度,农民财产权与户籍变动彻底脱钩,进城农民将凭“两证”享受相应权利。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巡视员耿庆海:“可以凭借(农村)集体成员资格证,和户籍转移备案证,这在全国是首创,这样解决了进城落户农民在老家的权益,不会因为户籍的转移而丢失,吃上定心丸。”

      围绕着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目前山东省出台一系列政策,济南、青岛城区加快取消购房面积、积分制等落户限制,确保全省实现外来人口“落户无门槛”;12条财政措施力保进城后公共服务全覆盖;通过创建100个特色小镇、设立新的中小城市试点等,挖掘市、县、镇吸纳人口潜力。

      耿庆海:“它涉及到转移人口的土地、资产、就业、教育、社保、住房、养老、医疗、户籍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形成1+N的政策,形成系统的政策措施,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落到实处。”

      到2020年,山东全省力争实现680万外来务工人员落户城镇,700万城中村、城边村原有居民市民化,320万农村就地转移就业人口市民化。


    关键词:山东门槛权益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