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临时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决议,45名由辽宁省人大选举产生的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因拉票贿选当选无效。
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一般每两个月举行一次,有特殊需要的时候可以临时召集会议,本次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即是为处置辽宁贿选案而临时特别召开的。8月底开始安徽、甘肃、内蒙古等地陆续传达学习《中共中央关于辽宁拉票贿选案查处情况及其教训警示的通报》所透露的信息,辽宁贿选案被定性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查处的第一起发生在省级层面的拉票贿选案,涉及面之广、涉案人数之多、级别之高、问题之严重超乎想象。
根据本次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透露的信息:2013年1月27日辽宁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的102名全国人大代表,有45名因涉及拉票贿选,其当选无效;而当时有权投票的619名辽宁省第十二届人大代表,有523人涉及贿选,已经全部辞职或被罢免,其中包括省人大常委会原有62名成员中的38人。
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辽宁团的总人数是102人,有8人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分配,实际该省选举产生94人。以上数字意味着,该省选举产生的全国人大代表,有48%属于通过拉票贿选违法当选,而今其当选被宣告无效;辽宁省原来619名本届人大代表,更有84%涉及贿选,目前已经辞职或遭罢免,其受贿金额惊人;该省人大常委会62名常委,有超过六成因涉及贿选案辞职或遭罢免。
由于半数以上成员辞职或遭罢免,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已经无法召开常委会会议正常履行职责。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据悉,全国人大常委会已经决定进行创制性安排,成立辽宁省第十二届人大第七次会议筹备组。
此前湖南衡阳、四川南充等地也曾发生震动朝野的贿选案。2012年12月28日至2013年1月3日,在527名市人大代表出席的衡阳市第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共518名市人大代表和68名会议工作人员受贿,涉案金额逾亿元,56名省人大代表被确认当选无效,已经升任湖南省政协副主席的时任衡阳市委书记童名谦被判玩忽职守获刑五年。2011年10月17日至19日,中共南充市第五次党代会在选举产生新一届南充市委领导班子时,发生有组织公款拉票贿选事件,时任仪陇县委书记杨建华挪用公款80万元,自己出面或安排下属,向部分可能成为市委委员的人员送钱拉票当选市委常委,477名涉案人员受到处理,涉案金额1671.9万元。杨建华犯行贿罪、受贿罪、滥用职权罪,判处有期徒刑20年,时任南充市委书记刘宏建犯玩忽职守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此次揭露出的辽宁贿选案情节更为严重。
9月13日下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讲话指出,辽宁拉票贿选案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查处的第一起发生在省级层面、严重违反党纪国法、严重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重违反组织纪律和换届纪律、严重破坏人大选举制度的重大案件,是对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挑战,是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挑战,是对国家法律和党的纪律的挑战,触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底线和中国共产党执政底线。 从今年开始,各级人大将陆续迎来新一轮换届选举,严查辽宁贿选案有着特殊的意义。张德江表示,要认真反思总结辽宁拉票贿选案、衡阳破坏选举案的深刻教训,绝不允许把权钱交易那一套带到选举中来,要坚持“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问责一起,绝不姑息迁就、绝不法外开恩。 在震惊之余,民众纷纷对中央坚决查处辽宁拉票贿选案表示支持,认为这体现了坚决惩治腐败、有腐必反、有贪必肃的坚定决心,彰显了依法治国、正风肃纪的坚强意志,并期望执政党和各级权力部门引以为戒,严格把住选拔任用关。 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秦前红表示,马上进入换届年,中央严惩辽宁贿选,现实中的换届会更加强调政治纪律和选举纪律,“据我了解,在部分地区的选举过程中,都是一把手主抓,换届纪律得到进一步强化。”秦前红介绍,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十分重视贿选应对之策,近期还专门研究了贿选相关问题,并参看了专家学者的著述,听取专家意见。 45人多是“成功企业家” 在2013年1月辽宁选举产生的102名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中,据财新统计,共有67人是首次当选,其他35名代表为连续当选。而45名涉及贿选的全国人大代表中,既有辽宁省兴城市四家村党委书记张文成、青花集团董事长王守彬、营口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高宝玉这样参加过多届全国人大会的“老代表”,也有国家电网辽宁省电力公司原总经理燕福龙、铁法能源董事长韩有波、辽宁春成工贸集团董事长王春成等连续两届的全国人大代表,亦有营口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高宝玉、营口市城市规划设计院院长常薇、聚龙股份(300202.SZ)董事长柳长庆等人首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其中包括了诸多辽宁当地知名的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负责人,如沈阳铁路局原局长王占柱、长期担任盛京银行董事长的张玉坤、本钢集团董事长张晓芳、大连石化公司原总经理冷胜军、大连港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惠凯等。 事实上,此次在辽宁引发巨浪的贿选风波,不只是2013年1月该省的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选举。据财新记者所知,至少还包括另外两起贿选案:2011年10月辽宁省委常委选举,和2013年1月的辽宁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选举,只是全国人大代表选举牵涉广泛,不仅包括近半数行贿当选的该省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还包括逾八成涉嫌受贿的该省第十二届省人大代表,以及众多牵涉其中的省市两级人大官员。
此前财新网曾对辽宁贿选案独家报道称,对于辽宁系列贿选案,中央和辽宁已调查数月,专门抽调相关力量成立430专案组,约谈辽宁省上百名省级和全国人大代表以及涉案官员,大约6月份前后调查结束。对涉案官员及人大代表的相关处理意见近期可能陆续公布,“该移交司法的移交司法,该党纪行政处理的也陆续都会看到”。 消息人士告诉财新记者,此次辽宁系列贿选案,已经有近千人遭勒令辞职或被查处,其中包括数十名中管干部,目前涉及该案而被调查或移送司法的省部级干部即有四名。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在接受财新记者采访时认为,此次贿选涉及人数比较多,层次也比较高,所以中央高度重视,有决心严查到底。这表明,无论是党还是人大系统,都应该负起主体责任,“板子打得是对的。”谈及辽宁贿选案带来的反思,他表示,首先还在于用民主制度和法治规范权力的产生、运行和监督,“这是最根本的”;其次,岗位权力的公开透明必须要进一步落实,不只是权力行使的公开透明,还包括获得岗位的公开透明。 430专案组 如此骇人听闻的贿选,是如何被深挖出来的? 种种迹象表明,至少两年多前,中央已经对辽宁贿选问题有所了解。2014年3月30日至5月25日,中央第十一巡视组对辽宁省进行了巡视。当年7月7日,巡视组长陈光林代表巡视组向辽宁省领导班子进行反馈,时任辽宁省委书记王珉主持会议并作了表态发言。中央巡视组提出了五点建议,其中就包括拉票贿选——“省委要吸取换届选举工作的教训,坚决查处拉票贿选,杜绝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2014年10月10日,辽宁省委通报第十一巡视组反馈意见整改情况中也点明了这一问题:“省委的政治敏锐性不够强,没有从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的高度认识选举中出现的问题;对选举的复杂性估计不足,组织部署不到位;部分领导干部组织纪律性不强,未能坚持原则;拉票贿选情况较为普遍。” 但辽宁的整改并不令人满意。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王珉被查后,相关通报即指其“对辽宁省有关选举发生拉票贿选问题负有主要领导责任和直接责任”。
8月11日,中央纪委通报王珉被“双开”的消息时指出,王珉“严重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身为省委书记没有履行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未按照中央要求履行换届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对辽宁省有关选举发生拉票贿选问题负有主要领导责任和直接责任”。
今年2月底到4月底,中央第九轮巡视对辽宁“回头看”,贿选问题成为调查重点,指出辽宁省买官卖官、带病提拔等问题突出,甚至有一些领导干部肆无忌惮拉帮结派,不同程度存在小圈子、搞帮派现象。
消息人士对财新记者透露,在4月底“回头看”结束之际,一个专门调查贿选案的430专案组成立,数百名省人大代表被一一谈话、问询。
5月间,坊间开始流传数位人大代表被调查的消息,如中兴沈阳商业大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00715.SZ,下称中兴商业)董事长刘芝旭。当时,财新记者曾多次拨打刘芝旭的电话,但一直未能接通。5月下旬,财新记者曾前往中兴商业询问公司董秘姜莉。姜莉表示此消息为谣言,但拒绝透露刘芝旭的相关信息。直到7月19日晚间,中兴商业发布公告证实刘芝旭被查。 当时坊间流传较多的还有中一集团老板李东齐,记者也曾到公司问询,但未得到答复。事后了解到,李东齐曾在酒店里躲了一段时间,但还是被调查了。 5月间财新记者赴辽宁采访时了解到,此次人大贿选案,重点调查对象是11名“差额代表”,即原本没有获得提名但通过贿选将“提名代表”差额掉的当选者。 根据当时的相关公开资料,2013年1月24日至1月30日,辽宁省第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按照会议日程,选举辽宁省出席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是重要内容之一。 1月24日下午,会议主席团二次会议举行,在时任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书记李峰的主持下,会议听取有关辽宁省出席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候选人建议人选的说明,并通过了代表获选人提名名单。 1月26日上午,主席团第三次会议举行,在时任省委书记王珉主持下,会议听取了各代表团酝酿辽宁省出席全国人代会代表候选人情况的汇报。下午紧接着的主席团四次会议上,候选人正式名单获得通过,并通过了监票人名单。 正式选举发生在1月27日上午,辽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第二次全体会议,619名省级人大代表中有616人参加投票,以无记名方式选出了辽宁省出席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全国人大代表。 本届辽宁团的全国人大代表共计102人,其中8人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另行分配,94人由辽宁省人大选举产生。人大代表构成一般按照一定的比例,如官员、基层代表、企业家、工人、农民等各界人士等有配比,辽宁省人大将方案上交上级部门,经过批准后按方案实施。 财新记者获悉,辽宁省实际产生的全国人大代表配比,与该省上交并获批的方案并不一致,“即没有按照上交的方案选举,把一些本该有的人比如农民、基层干部给差额掉了”。 “比如,来自葫芦岛的李玉环,她是凯森蒙集团公司总经理,这家制衣企业也没那么知名,但她却当上了全国人大代表,很多人觉得意外。”这种不一致和意外,为三年多后贿选案的总爆发埋下了伏笔。
三“老虎”涉及贿选 除了人大代表贿选,财新记者证实,此前先后落马的三名辽宁高官王阳、苏宏章和郑玉焯,也与贿选相关。 今年4月6日,辽宁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苏宏章被查。据悉,苏宏章在2011年涉及贿选。2011年10月13日,中共辽宁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沈阳召开,会议选举产生中共辽宁省第十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时任沈阳市委副书记苏宏章以黑马姿态爆冷当选省委常委。今年7月25日,中央纪委通报苏宏章被“双开”并移送司法的消息,指其“严重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违背组织原则,在民主推荐、选举中搞拉票贿选等非组织活动,对抗组织审查”。 苏宏章是在差额选举中当选,所谓差额选举是指正式候选人名额多于应选名额。在辽宁官场,很多人都知道苏宏章是把当时组织上考察推荐的时任抚顺市委书记刘强给差额掉了。“当时很多人收到短信——苏上刘下。”辽宁当地一位人士称。刘强于一年多后当选辽宁省副省长。 “苏宏章拉票行贿的金额上千万,给大家送金条,还通过中间人给王珉打招呼。王珉本人没有收他的金条和现金,但是收了中间人的十几箱茅台酒。”一位知情人士称,王珉酷爱喝酒,甚至有“茅台书记”之称。 另一位涉及贿选的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王阳,是今年3月16日被调查的。王阳在2013年1月第十二届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选举时涉嫌贿选。据悉,时任阜新市委书记的王阳把辽宁省总工会常务副主席史桂茹差额掉,当选排名最末的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2015年1月,史桂茹在辽宁省政协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增选为辽宁省政协副主席。
今年6月2日,中央纪委通报王阳被“双开”并移送司法的消息,指其“严重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违背组织原则,搞拉票贿选等非组织活动,对抗组织审查”。 知情人士向财新记者透露,王阳贿选花了500多万元,加上其他贪腐受贿问题,涉及金额数千万元。
2013年1月同时当选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郑玉焯也与贿选有关。今年8月26日,中纪委通报郑玉焯被查,称其违反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索要财物,搞拉票贿选,授意他人做工作拉票。其中,索要财物问题涉嫌受贿犯罪,拉票贿选问题涉嫌破坏选举犯罪。
9月17日,辽宁省人大十二届七次会议筹备组发出公告称,日前,沈阳等14个市人大常委会和有关选举单位决定接受涉案的丁坤等452人辞去辽宁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职务,阜新市人大常委会决定罢免李峰的辽宁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职务,其他涉案代表有的已经在此前辞去代表职务,有的已调离本行政区,代表资格已经终止。铁岭市人大常委会决定接受吴野松辞去辽宁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职务。公告公布了452名辞去辽宁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职务的人员名单。这其中,还包括现任辽宁省人民政府副省长、辽宁省委高等学校工作委员会书记冮瑞,以及今年3月刚刚从大连理工大学党委书记调任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的魏小鹏。 问题明朗化 记者5月间在辽宁采访时,很多人对贿选问题还讳莫如深,记者拨通了数位全国和省人大代表的电话,对方都不愿谈及这个敏感问题。其中一位民企老板即在此次公布的45人名单之中,他当时听上去语气轻松,只是表示接受了谈话问询。 “当时尚未出处理意见,很多人觉得就是批评教育一下,把钱交出来就过关了。”一位接近辽宁省官场的人士回忆说。 但到8月间,问题逐渐明朗化:对贿选要严肃处理,11名差额拉票者可能移交司法。更令人震惊的是,涉及贿选的干部越查越多。
8月以来,辽宁省干部进行了一些调整,其中部分与贿选有关。8月17日,沈阳市原副市长祁鸣、铁岭市委原书记吴野松被查。现年58岁的祁鸣长期任职于沈阳财政局,曾任沈阳财政局局长、市长助理等职,2007年升任沈阳市副市长一职。沈阳当地人士告诉财新记者,祁鸣曾参与苏宏章贿选。 现年58岁的吴野松早年在鞍山多个国有企业任职,1997年进入政界,先后担任鞍山市副市长、常务副市长等职,2007年升任辽宁省中小企业厅厅长,2011年5月调任铁岭市市长,后任铁岭市委书记。吴野松也在2013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简历显示,吴野松和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王阳在鞍山任职期间多有交集。 8月25日,盛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迎来了新书记,根据沈阳市委的决定,沈阳市国资委主任刘彦学到任,而此前女行长张玉坤一直兼任董事长和书记。张玉坤亦在45人名单之中。 “张玉坤很可惜,她能力强,对盛京银行这家辽宁省唯一的全国性银行贡献很大,而且她本来就是提名代表。”一位熟悉张玉坤的人士说,“但是当时氛围如此,她要保证当选也不得不花钱拉票。”
这位人士回忆,在2013年1月辽宁省人代会期间,有专门房间用于为相关代表送钱物,行贿者有送不同金额的美元、港币和人民币,也有送iPad等物品。
到2016年8月底,辽宁省密集公布上述人士变动的同时,涉及贿选的全国人大代表已被“集中学习”,“分三个地方,每天学习四小时,有两个小时可以处理工作上的事情”。
8月28日,《中共中央关于辽宁拉票贿选案查处情况及其教训警示的通报》印发,各省先后组织学习。辽宁省及各市分别召开紧急会议,通报对涉及的省市人大官员相关处理意见,“处理规模超出想象”。
当地人士认为,对贿选案的查处不仅是一次官场大换血,可能也会顺藤摸瓜,揭开辽宁一些尘封已久的盖子。 各省纷纷引以为戒 自8月底开始,各地陆续召开党委一把手主持的会议,传达学习《中共中央关于辽宁拉票贿选案查处情况及其教训警示的通报》,并部署和强调换届工作要严肃纪律,确保风清气正。
甘肃省委常委会会议指出,“辽宁拉票贿选案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查处的第一起发生在省级层面的拉票贿选案,性质的严重性令人震惊,情节的恶劣性使人不齿,危害的巨大性让人痛心,启示的针对性发人深省。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果断严肃查处这起案件,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依法治国的坚强决心,充分彰显了我们党惩治腐败现象和选人用人不正之风的坚定态度,充分宣示了我们党维护党纪国法权威和尊严的坚韧意志”。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李纪恒表示,“党中央对辽宁拉票贿选案进行严肃查处,充分表明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依法治国的坚强意志,充分体现了党中央严肃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惩贪治腐的坚定决心,自治区党委坚决拥护中央对辽宁拉票贿选案做出的处理决定”。
湖北、陕西、西藏、安徽等省区常委会议也做出了类似表态。同时,各省份在会议中提出各项要求,以严肃换届纪律,确保换届风清气正。 对于基层民众而言,一位财新网读者的留言更具代表性:“辽宁贿选案仅仅是拉开序幕。反腐反的不是某个人,而是一种颓废的风气、败坏的人心和早已深入人心的潜意识。如此,这个国家才有希望。”
根据本次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透露的信息:2013年1月27日辽宁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的102名全国人大代表,有45名因涉及拉票贿选,其当选无效;而当时有权投票的619名辽宁省第十二届人大代表,有523人涉及贿选,已经全部辞职或被罢免,其中包括省人大常委会原有62名成员中的38人。
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辽宁团的总人数是102人,有8人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分配,实际该省选举产生94人。以上数字意味着,该省选举产生的全国人大代表,有48%属于通过拉票贿选违法当选,而今其当选被宣告无效;辽宁省原来619名本届人大代表,更有84%涉及贿选,目前已经辞职或遭罢免,其受贿金额惊人;该省人大常委会62名常委,有超过六成因涉及贿选案辞职或遭罢免。
由于半数以上成员辞职或遭罢免,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已经无法召开常委会会议正常履行职责。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据悉,全国人大常委会已经决定进行创制性安排,成立辽宁省第十二届人大第七次会议筹备组。
此前湖南衡阳、四川南充等地也曾发生震动朝野的贿选案。2012年12月28日至2013年1月3日,在527名市人大代表出席的衡阳市第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共518名市人大代表和68名会议工作人员受贿,涉案金额逾亿元,56名省人大代表被确认当选无效,已经升任湖南省政协副主席的时任衡阳市委书记童名谦被判玩忽职守获刑五年。2011年10月17日至19日,中共南充市第五次党代会在选举产生新一届南充市委领导班子时,发生有组织公款拉票贿选事件,时任仪陇县委书记杨建华挪用公款80万元,自己出面或安排下属,向部分可能成为市委委员的人员送钱拉票当选市委常委,477名涉案人员受到处理,涉案金额1671.9万元。杨建华犯行贿罪、受贿罪、滥用职权罪,判处有期徒刑20年,时任南充市委书记刘宏建犯玩忽职守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此次揭露出的辽宁贿选案情节更为严重。
9月13日下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讲话指出,辽宁拉票贿选案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查处的第一起发生在省级层面、严重违反党纪国法、严重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重违反组织纪律和换届纪律、严重破坏人大选举制度的重大案件,是对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挑战,是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挑战,是对国家法律和党的纪律的挑战,触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底线和中国共产党执政底线。 从今年开始,各级人大将陆续迎来新一轮换届选举,严查辽宁贿选案有着特殊的意义。张德江表示,要认真反思总结辽宁拉票贿选案、衡阳破坏选举案的深刻教训,绝不允许把权钱交易那一套带到选举中来,要坚持“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问责一起,绝不姑息迁就、绝不法外开恩。 在震惊之余,民众纷纷对中央坚决查处辽宁拉票贿选案表示支持,认为这体现了坚决惩治腐败、有腐必反、有贪必肃的坚定决心,彰显了依法治国、正风肃纪的坚强意志,并期望执政党和各级权力部门引以为戒,严格把住选拔任用关。 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秦前红表示,马上进入换届年,中央严惩辽宁贿选,现实中的换届会更加强调政治纪律和选举纪律,“据我了解,在部分地区的选举过程中,都是一把手主抓,换届纪律得到进一步强化。”秦前红介绍,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十分重视贿选应对之策,近期还专门研究了贿选相关问题,并参看了专家学者的著述,听取专家意见。 45人多是“成功企业家” 在2013年1月辽宁选举产生的102名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中,据财新统计,共有67人是首次当选,其他35名代表为连续当选。而45名涉及贿选的全国人大代表中,既有辽宁省兴城市四家村党委书记张文成、青花集团董事长王守彬、营口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高宝玉这样参加过多届全国人大会的“老代表”,也有国家电网辽宁省电力公司原总经理燕福龙、铁法能源董事长韩有波、辽宁春成工贸集团董事长王春成等连续两届的全国人大代表,亦有营口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高宝玉、营口市城市规划设计院院长常薇、聚龙股份(300202.SZ)董事长柳长庆等人首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其中包括了诸多辽宁当地知名的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负责人,如沈阳铁路局原局长王占柱、长期担任盛京银行董事长的张玉坤、本钢集团董事长张晓芳、大连石化公司原总经理冷胜军、大连港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惠凯等。 事实上,此次在辽宁引发巨浪的贿选风波,不只是2013年1月该省的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选举。据财新记者所知,至少还包括另外两起贿选案:2011年10月辽宁省委常委选举,和2013年1月的辽宁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选举,只是全国人大代表选举牵涉广泛,不仅包括近半数行贿当选的该省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还包括逾八成涉嫌受贿的该省第十二届省人大代表,以及众多牵涉其中的省市两级人大官员。
此前财新网曾对辽宁贿选案独家报道称,对于辽宁系列贿选案,中央和辽宁已调查数月,专门抽调相关力量成立430专案组,约谈辽宁省上百名省级和全国人大代表以及涉案官员,大约6月份前后调查结束。对涉案官员及人大代表的相关处理意见近期可能陆续公布,“该移交司法的移交司法,该党纪行政处理的也陆续都会看到”。 消息人士告诉财新记者,此次辽宁系列贿选案,已经有近千人遭勒令辞职或被查处,其中包括数十名中管干部,目前涉及该案而被调查或移送司法的省部级干部即有四名。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在接受财新记者采访时认为,此次贿选涉及人数比较多,层次也比较高,所以中央高度重视,有决心严查到底。这表明,无论是党还是人大系统,都应该负起主体责任,“板子打得是对的。”谈及辽宁贿选案带来的反思,他表示,首先还在于用民主制度和法治规范权力的产生、运行和监督,“这是最根本的”;其次,岗位权力的公开透明必须要进一步落实,不只是权力行使的公开透明,还包括获得岗位的公开透明。 430专案组 如此骇人听闻的贿选,是如何被深挖出来的? 种种迹象表明,至少两年多前,中央已经对辽宁贿选问题有所了解。2014年3月30日至5月25日,中央第十一巡视组对辽宁省进行了巡视。当年7月7日,巡视组长陈光林代表巡视组向辽宁省领导班子进行反馈,时任辽宁省委书记王珉主持会议并作了表态发言。中央巡视组提出了五点建议,其中就包括拉票贿选——“省委要吸取换届选举工作的教训,坚决查处拉票贿选,杜绝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2014年10月10日,辽宁省委通报第十一巡视组反馈意见整改情况中也点明了这一问题:“省委的政治敏锐性不够强,没有从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的高度认识选举中出现的问题;对选举的复杂性估计不足,组织部署不到位;部分领导干部组织纪律性不强,未能坚持原则;拉票贿选情况较为普遍。” 但辽宁的整改并不令人满意。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王珉被查后,相关通报即指其“对辽宁省有关选举发生拉票贿选问题负有主要领导责任和直接责任”。
8月11日,中央纪委通报王珉被“双开”的消息时指出,王珉“严重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身为省委书记没有履行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未按照中央要求履行换届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对辽宁省有关选举发生拉票贿选问题负有主要领导责任和直接责任”。
今年2月底到4月底,中央第九轮巡视对辽宁“回头看”,贿选问题成为调查重点,指出辽宁省买官卖官、带病提拔等问题突出,甚至有一些领导干部肆无忌惮拉帮结派,不同程度存在小圈子、搞帮派现象。
消息人士对财新记者透露,在4月底“回头看”结束之际,一个专门调查贿选案的430专案组成立,数百名省人大代表被一一谈话、问询。
5月间,坊间开始流传数位人大代表被调查的消息,如中兴沈阳商业大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00715.SZ,下称中兴商业)董事长刘芝旭。当时,财新记者曾多次拨打刘芝旭的电话,但一直未能接通。5月下旬,财新记者曾前往中兴商业询问公司董秘姜莉。姜莉表示此消息为谣言,但拒绝透露刘芝旭的相关信息。直到7月19日晚间,中兴商业发布公告证实刘芝旭被查。 当时坊间流传较多的还有中一集团老板李东齐,记者也曾到公司问询,但未得到答复。事后了解到,李东齐曾在酒店里躲了一段时间,但还是被调查了。 5月间财新记者赴辽宁采访时了解到,此次人大贿选案,重点调查对象是11名“差额代表”,即原本没有获得提名但通过贿选将“提名代表”差额掉的当选者。 根据当时的相关公开资料,2013年1月24日至1月30日,辽宁省第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按照会议日程,选举辽宁省出席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是重要内容之一。 1月24日下午,会议主席团二次会议举行,在时任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书记李峰的主持下,会议听取有关辽宁省出席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候选人建议人选的说明,并通过了代表获选人提名名单。 1月26日上午,主席团第三次会议举行,在时任省委书记王珉主持下,会议听取了各代表团酝酿辽宁省出席全国人代会代表候选人情况的汇报。下午紧接着的主席团四次会议上,候选人正式名单获得通过,并通过了监票人名单。 正式选举发生在1月27日上午,辽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第二次全体会议,619名省级人大代表中有616人参加投票,以无记名方式选出了辽宁省出席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全国人大代表。 本届辽宁团的全国人大代表共计102人,其中8人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另行分配,94人由辽宁省人大选举产生。人大代表构成一般按照一定的比例,如官员、基层代表、企业家、工人、农民等各界人士等有配比,辽宁省人大将方案上交上级部门,经过批准后按方案实施。 财新记者获悉,辽宁省实际产生的全国人大代表配比,与该省上交并获批的方案并不一致,“即没有按照上交的方案选举,把一些本该有的人比如农民、基层干部给差额掉了”。 “比如,来自葫芦岛的李玉环,她是凯森蒙集团公司总经理,这家制衣企业也没那么知名,但她却当上了全国人大代表,很多人觉得意外。”这种不一致和意外,为三年多后贿选案的总爆发埋下了伏笔。
三“老虎”涉及贿选 除了人大代表贿选,财新记者证实,此前先后落马的三名辽宁高官王阳、苏宏章和郑玉焯,也与贿选相关。 今年4月6日,辽宁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苏宏章被查。据悉,苏宏章在2011年涉及贿选。2011年10月13日,中共辽宁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沈阳召开,会议选举产生中共辽宁省第十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时任沈阳市委副书记苏宏章以黑马姿态爆冷当选省委常委。今年7月25日,中央纪委通报苏宏章被“双开”并移送司法的消息,指其“严重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违背组织原则,在民主推荐、选举中搞拉票贿选等非组织活动,对抗组织审查”。 苏宏章是在差额选举中当选,所谓差额选举是指正式候选人名额多于应选名额。在辽宁官场,很多人都知道苏宏章是把当时组织上考察推荐的时任抚顺市委书记刘强给差额掉了。“当时很多人收到短信——苏上刘下。”辽宁当地一位人士称。刘强于一年多后当选辽宁省副省长。 “苏宏章拉票行贿的金额上千万,给大家送金条,还通过中间人给王珉打招呼。王珉本人没有收他的金条和现金,但是收了中间人的十几箱茅台酒。”一位知情人士称,王珉酷爱喝酒,甚至有“茅台书记”之称。 另一位涉及贿选的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王阳,是今年3月16日被调查的。王阳在2013年1月第十二届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选举时涉嫌贿选。据悉,时任阜新市委书记的王阳把辽宁省总工会常务副主席史桂茹差额掉,当选排名最末的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2015年1月,史桂茹在辽宁省政协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增选为辽宁省政协副主席。
今年6月2日,中央纪委通报王阳被“双开”并移送司法的消息,指其“严重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违背组织原则,搞拉票贿选等非组织活动,对抗组织审查”。 知情人士向财新记者透露,王阳贿选花了500多万元,加上其他贪腐受贿问题,涉及金额数千万元。
2013年1月同时当选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郑玉焯也与贿选有关。今年8月26日,中纪委通报郑玉焯被查,称其违反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索要财物,搞拉票贿选,授意他人做工作拉票。其中,索要财物问题涉嫌受贿犯罪,拉票贿选问题涉嫌破坏选举犯罪。
9月17日,辽宁省人大十二届七次会议筹备组发出公告称,日前,沈阳等14个市人大常委会和有关选举单位决定接受涉案的丁坤等452人辞去辽宁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职务,阜新市人大常委会决定罢免李峰的辽宁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职务,其他涉案代表有的已经在此前辞去代表职务,有的已调离本行政区,代表资格已经终止。铁岭市人大常委会决定接受吴野松辞去辽宁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职务。公告公布了452名辞去辽宁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职务的人员名单。这其中,还包括现任辽宁省人民政府副省长、辽宁省委高等学校工作委员会书记冮瑞,以及今年3月刚刚从大连理工大学党委书记调任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的魏小鹏。 问题明朗化 记者5月间在辽宁采访时,很多人对贿选问题还讳莫如深,记者拨通了数位全国和省人大代表的电话,对方都不愿谈及这个敏感问题。其中一位民企老板即在此次公布的45人名单之中,他当时听上去语气轻松,只是表示接受了谈话问询。 “当时尚未出处理意见,很多人觉得就是批评教育一下,把钱交出来就过关了。”一位接近辽宁省官场的人士回忆说。 但到8月间,问题逐渐明朗化:对贿选要严肃处理,11名差额拉票者可能移交司法。更令人震惊的是,涉及贿选的干部越查越多。
8月以来,辽宁省干部进行了一些调整,其中部分与贿选有关。8月17日,沈阳市原副市长祁鸣、铁岭市委原书记吴野松被查。现年58岁的祁鸣长期任职于沈阳财政局,曾任沈阳财政局局长、市长助理等职,2007年升任沈阳市副市长一职。沈阳当地人士告诉财新记者,祁鸣曾参与苏宏章贿选。 现年58岁的吴野松早年在鞍山多个国有企业任职,1997年进入政界,先后担任鞍山市副市长、常务副市长等职,2007年升任辽宁省中小企业厅厅长,2011年5月调任铁岭市市长,后任铁岭市委书记。吴野松也在2013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简历显示,吴野松和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王阳在鞍山任职期间多有交集。 8月25日,盛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迎来了新书记,根据沈阳市委的决定,沈阳市国资委主任刘彦学到任,而此前女行长张玉坤一直兼任董事长和书记。张玉坤亦在45人名单之中。 “张玉坤很可惜,她能力强,对盛京银行这家辽宁省唯一的全国性银行贡献很大,而且她本来就是提名代表。”一位熟悉张玉坤的人士说,“但是当时氛围如此,她要保证当选也不得不花钱拉票。”
这位人士回忆,在2013年1月辽宁省人代会期间,有专门房间用于为相关代表送钱物,行贿者有送不同金额的美元、港币和人民币,也有送iPad等物品。
到2016年8月底,辽宁省密集公布上述人士变动的同时,涉及贿选的全国人大代表已被“集中学习”,“分三个地方,每天学习四小时,有两个小时可以处理工作上的事情”。
8月28日,《中共中央关于辽宁拉票贿选案查处情况及其教训警示的通报》印发,各省先后组织学习。辽宁省及各市分别召开紧急会议,通报对涉及的省市人大官员相关处理意见,“处理规模超出想象”。
当地人士认为,对贿选案的查处不仅是一次官场大换血,可能也会顺藤摸瓜,揭开辽宁一些尘封已久的盖子。 各省纷纷引以为戒 自8月底开始,各地陆续召开党委一把手主持的会议,传达学习《中共中央关于辽宁拉票贿选案查处情况及其教训警示的通报》,并部署和强调换届工作要严肃纪律,确保风清气正。
甘肃省委常委会会议指出,“辽宁拉票贿选案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查处的第一起发生在省级层面的拉票贿选案,性质的严重性令人震惊,情节的恶劣性使人不齿,危害的巨大性让人痛心,启示的针对性发人深省。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果断严肃查处这起案件,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依法治国的坚强决心,充分彰显了我们党惩治腐败现象和选人用人不正之风的坚定态度,充分宣示了我们党维护党纪国法权威和尊严的坚韧意志”。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李纪恒表示,“党中央对辽宁拉票贿选案进行严肃查处,充分表明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依法治国的坚强意志,充分体现了党中央严肃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惩贪治腐的坚定决心,自治区党委坚决拥护中央对辽宁拉票贿选案做出的处理决定”。
湖北、陕西、西藏、安徽等省区常委会议也做出了类似表态。同时,各省份在会议中提出各项要求,以严肃换届纪律,确保换届风清气正。 对于基层民众而言,一位财新网读者的留言更具代表性:“辽宁贿选案仅仅是拉开序幕。反腐反的不是某个人,而是一种颓废的风气、败坏的人心和早已深入人心的潜意识。如此,这个国家才有希望。”
关键词:贿选案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