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了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名单,进入这份名单的小镇共有127个,在各地推荐的基础上,经专家复核,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以及住建部共同认定得出。
今年7月20日,住建部等三部委发布《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总规划师、规划院院长沈迟指出,培育特色小镇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有条件的镇更好地发展。由于一些体制机制的限制,不利于一些小镇参与到市场化竞争中,因此挖掘一些有潜力、有特色的小镇,通过一些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带动经济的发展也可以吸纳小镇周边一部分农村劳动力就业。
沈迟表示,不单单是为了好听的名声简单地“戴帽子”,特色小镇的培育是带有实质性资源倾斜的,比如在专项建设基金等方面有关部门都会给予支持。
在国家发改委发展改革试点处副处长郑明媚看来,特色小镇的建设和城镇化的发展相关联,同时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载体。
郑明媚指出,目前一些城市出现了“城市病”,同时居住成本也非常高,因此小城镇的发展不仅可以吸纳周边人口,居住成本也相对低,当地发挥小城镇的资源优势将这些城镇发展起来,在功能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
根据《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培育特色小镇要坚持突出特色,防止千镇一面和一哄而上;坚持市场主导,政府重在搭建平台、提供服务,防止大包大揽,以产业发展为重点,依据产业发展确定建设规模,防止盲目造镇;坚持深化改革,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打造创业创新新平台,发展新经济。
住建部村镇司司长张学勤此前表示,培育特色小镇,主要是打造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和谐宜居的美丽环境,彰显特色的传统文化,提供便捷完善的设施服务,建设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
住建部村镇司副司长王旭东指出,力争经过五年的努力,发展特色镇和重点镇,建立一批富有活力和魅力的特色小镇,改造和更新一般的小城镇,使大部分小城镇成为具备基本功能的生产生活服务中心,到2020年,努力实现小城镇承载能力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居住人口有较大幅度的提高,镇容镇貌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努力推动全国小城镇再迈上一个新台阶。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