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膽結石的發病率大於10%,這意味著每10個人中,至少有一人有膽結石。許多患者會選擇手術切除膽囊,其實,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保住膽囊。”昨日,在絲綢之路健康論壇—2016年新疆結石病MDT微創治療研討會上,專家表示,“保膽”會成為大趨勢。
這次論壇是新疆2016年絲綢之路健康論壇系列之一,邀請了來自格魯吉亞、哈薩克斯坦的專家和國內北京、湖南、廣東等地多名專家、學科帶頭人進行學術交流。
烏魯木齊市友誼醫院副院長、副主任醫師田龍說,新疆膽結石發病率較高,平均高於10%,其中,城市人群的發病率更高,達到11-12%,而農村人群發病率大概在8-9%,女性多於男性,40歲后發病率隨年齡增長而增高。而膽結石的成因目前多是理論性的,發病原因並不是非常明確,總體來說,膽結石發病和膽汁的代謝異常、膽汁成分的異常、人體的自身因素、人體肝臟分泌成分的改變、膽道感染以及飲食、飲水、環境等都有關系。
“膽結石的成因和人體代謝有關系,同時,從結石的具體成分來說,在內地以膽色素成分為主的結石比較多見,而在新疆,以膽固醇成分為主的混合型結石比較多見,這些說明,新疆膽結石的發病很可能與新疆人喜歡吃肉,多食奶制品、高脂食物有關。”田龍說。
在傳統觀念裡,患有膽結石的人多會選擇手術切除膽囊,一勞永逸。田龍認為,如果膽囊仍具有功能,完全可以通過微創手術去除結石,從而保留膽囊。
田龍說,保膽的前提是膽囊依然具有功能,比如具有收縮功能,並且膽囊壁不厚,結石雖然是單發或多發,但有操作空間的,沒有其它並發症的,這樣的情況就可以保留膽囊。實際上,絕大多數的膽結石都符合這些條件,膽囊息肉在符合條件的情況下,同樣可以微創保膽治療。
許多患者因為切除膽囊而產生並發症,比如反流性胃炎,反流性食道炎,消化功能紊亂,這些人不敢吃肉喝酒,容易腹瀉,這都是因為缺失了膽囊功能。而長期的影響則表現為,各種微量元素流失,營養不良,甚至易患結腸癌等。
田龍說:“3年前,業界對保膽的觀念還是反對聲多,但現在,越來越多的醫院漸漸接受保膽治療的方案。真正的微創手術是去除疾病,保留或者保護原有臟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田龍表示,對於患者關心的復發問題,醫院做過調查,從該院接受過微創保膽手術的患者愈后回訪發現,保膽手術后復發率約為2.6%,復發率較小,且幾乎沒有嚴重的並發症。對於復發的患者,仍然可以接受微創保膽手術,或是選擇切除手術。
民間經驗
一定要吃早飯,不然會得膽結石。
不吃早飯會得膽結石?不靠譜!
專家說法田龍說,不吃早飯得膽結石其實只是理論上的說法。理論上講,人吃了食物后,這種反應會刺激大腦中樞,從而產生一系列變化,包括分泌消化?,刺激膽囊收縮,而膽囊通過收縮就會把膽汁排擠出去。
“膽囊內的膽汁經過一夜的沉澱結晶后,如果膽囊正常收縮,膽汁就可以排出去了,不至於使膽汁結晶留存膽囊並變大,但這只是理論上的,其實並不靠譜。因為一般人們即使早上不吃飯,中午也會吃飯的,這中間相差了大約4個小時,我認為這4個小時並不足以使結晶長大變結石,不吃早飯和發生膽結石之間不存在必然的、確定的聯系。”田龍說。
但是,田龍也認為,不吃早飯是不規律飲食,而飲食不規律的確對身體不好,尤其對整個消化系統不好,因此提倡規律飲食。民間經驗常喝太硬的水容易得膽結石
每天早上喝8杯水就不會得結石
多喝水不長膽結石?沒有關系!
專家說法田龍解釋說,水質的問題和泌尿性結石的確有關系,但目前,水質與膽結石的形成是否存在必然關系還不明確。
對於“每天喝八杯水不得膽結石”等說法,田龍說,這不相干。“如果說胃腸道是主管道,那麼膽囊只是其中一條側支,喝水后,水進入胃腸道,對胃腸道是一種刺激,但水不會直接進入膽囊裡,如果水直接進入膽囊可能反而會發生逆行性感染。”
田龍認為,從理論角度說,喝水的確會刺激大腦產生一系列反應,可能包括膽囊收縮,但是不同食物刺激的水平和程度是不一樣的,水對於膽囊收縮的刺激非常弱,而且即便有刺激,也和吃早飯的道理差不多,都屬於理論上的說法。從目前的研究來看,沒有發現喝水和膽結石形成之間存在必然聯系。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