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6-10-09 14:18:13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说起近年来国内的牛奶市场,奶牛养殖户和奶企可谓是一把辛酸泪。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由于奶源增多等原因,国内的牛奶行业开始遭遇波折。在进口牛奶的冲击下,国内众多乳企业纷纷打出价格战争夺市场。与此同时,牛奶养殖行业也难逃厄运,多地出现“卖奶难”,甚至部分地区出现“倒奶杀牛”的事件。

        说起当前的牛奶市场,想起了前些日子中秋节时去超市,我发现超市里的牛奶、酸奶类产品的打折力度非常大,其中某品牌原本60多元一箱的纯牛奶,居然“买一送一”,我简单地算了一下,这相当于一盒纯牛奶还不到2元,真是便宜到不要不要的。

        为什么国产鲜奶需求量上不来?

        为什么乳企的鲜奶需求量会减少?是什么压低了原奶价格?牛奶销量为何止步不前?其实,我觉得,这主要是受低价进口牛奶冲击及消费者对国内牛奶行业存在“信任危机”的影响。

        咱来看一组数据:今年5月,全球原料奶平均价格折合成人民币为每公斤1.44元,而中国10个主产区平均原奶价格为每公斤3.46元;近期进口奶粉到岸价为每吨1.8万元,而国内则接近每吨3万元。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与国内原料奶价格相比,国外奶价更具有竞争力,这就导致了乳品进口规模不断扩大;除了低价进口牛奶,摆在国内牛奶面前的,还有国人对其的“信任危机”。

        自2008年发生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后,国内的消费者对国产奶粉的信任可以说跌至了谷底,纷纷购买洋品牌奶粉。在此过程中,未曾涉事的其余国产奶制品也是纷纷“躺枪”,销量更是大受影响。

        市场传来”牛奶好声音“

        就在国内奶价跌跌不休,奶牛存栏量快速下降、奶牛养殖亏损面不断加大、奶农举步维艰的时候,近日市场上终于是传来了“牛奶好声音”。

        近日,部分产奶大省陆续召开四季度奶价协调会,商讨奶价上涨事宜。这对奶农来说,可谓是一个重磅的好消息。据了解,近期国际奶价开始持续反弹以及随着元旦春节的接踵而至,受备货因素的影响,国内原奶开始足量收购。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促使了此次国内原奶收购价格蓄势待涨。

        各方如何应对国际奶价上涨?

        但上涨的幅度如何?还需要市场来检验。而眼下我们所能做好的,关键还是要进一步升级规模化养殖水平、创新营销渠道、恢复消费者对国内牛奶市场的信任和信心。

        在规模化养殖方面,我们也欣喜地看到产奶大省河北省大力推进“小区转牧场”,以进一步提高规模化养殖水平,通过推广先进的养殖技术,在提高生鲜乳品质的同时,增加奶牛产奶量;在创新营销方面,我觉得对于养殖户和养殖企业来说,还是要做好科学养殖、主动转型。

        比如鼓励奶农以土地、资金、奶牛、技术和劳力等入股,组建专业合作社,建立大规模牧场,形成标准化、规模化、现代化生产,压缩生产成本;还可通过鲜奶吧、酸奶吧、开展网上销售等等方式,帮助消化一定数量的鲜奶;但如何恢复消费者对国内牛奶市场的信任和信心,我想,这是中国乳企需要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国家已经下决心去解决和提升整个中国食品产业结构,中国对乳业的监管和监控也相对高于其他的食品行业的一些品类。

        经历了两年的短暂低迷之后,此次国内牛奶市场能否借着“国际奶价进入回升通道”以及市场需求转旺等因素而步入上升的通道,不妨让我们在这里期待一下;我们也希望针对生鲜乳的提价事宜,奶业大省不要“欲语还休”,而是要敞开心屝、尽所欲言。(国内新闻)

    关键词:牛奶声音正在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