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6-10-07 11:18:05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山西山阴县广武村,一段未经人工修复的明长城于10月3日左右发生坍塌,导致包括“月亮门”在内的长城景观损毁。有居民称,曾有当地农户前往长城取砖,回家自用。截至昨日,当地官方尚未对此表态。

    居民称有人取砖自用

    昨日,一组长城城墙损毁的照片在网络流传。其中一张显示,在一座形似烽火台的建筑上,褐色的砖墙发生坍塌,仅留立柱。网友称,照片拍摄地位于山西广武境内,事发10月3日,而发生坍塌的城墙,即为著名的“月亮门”景观。

    资料显示,广武明长城建于明洪武七年(1374年),属内长城,全长10000米,沿山脊缓行,上有敌楼16座(其中5座保存较完整),并筑有腰门等建筑。此次发生坍塌的“月亮门”系腰门,在自然的风雨侵蚀下,仅剩一座拱形外墙,矗立在山脊上,形似半月,是广武明长城标志性景观。

    广武当地一位居民告诉新京报记者,“月亮门”位于山脊,紧挨着临近的村庄。本次发生坍塌,除自然原因外,也与当地居民动辄从长城取砖回家自用有关。

    学者表示保护长城任重道远

    根据国务院2006年颁布的《长城保护条例》,国家对长城实行整体保护、分段管理,由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负责长城整体保护工作,长城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文物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长城保护工作。

    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有学者表示,明长城遭受破坏的原因,主要来自长期风雨侵蚀,造成长城自然损毁;多年来当地村民耕地建房直接从长城扒砖取土,道路截断穿行墙体;旅游开发和破坏性修复,导致很多关口原始风貌消失,矿山、采石场私挖滥采,对长城和当地生态造成了毁灭性破坏。此外,由于山西长城线长、点多,加上资金不足,保护工作很多时候力不从心,“保护长城工作虽然喊了很多年、也搞了很多年,但依然任重道远。”

    目前,当地文保部门还尚未对此事进行回应。

     


    关键词:长城月亮山西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