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0月6日晚上从海南省气象台了解到,热带低压当天上午8点钟加强为今年第19号台风(热带风暴级)“艾利”;下午5点钟,其中心在香港东偏南方向520公里的南海东北部海面上。
据气象部门监测,“艾利”下午5点钟,其中心位于北纬20.5度,东经118.7度,也就是在香港东偏南方向520公里的南海东北部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8级(18米/秒),七级大风范围半径120公里。
省气象台预计,6日夜间到7日,“艾利” 将以每小时15公里左右的速度向偏西方向移动,强度缓慢增强,8日~10日,“艾利”将在南海海面回旋,11日以后转向偏西方向移动,向海南岛东部到广东西部一带沿海靠近。
受其影响:
海洋方面, 6日夜间~9日,南海东北部海面将有8~9级,阵风可达10级以上的大风;中沙群岛附近海面风力7级、阵风8~9级;海南岛东部海面、西沙群岛和南沙附近海面风力5~6级、阵风7~8级,北部湾海面、琼州海峡、海南岛西部和南部海面风力5级、阵风6~7级。10日起,海南岛东部、南部海面、西沙群岛附近海面将进一步增大到8~10级;北部湾海面、琼州海峡和海南岛西部海面风力增大到7~9级,其余海区风力6~7级。
陆地方面, 6日~10日,台风“艾利”对海南陆地没有明显影响,全岛各地以小阵雨为主;11日~12日,“艾利”将给海南带来一次较大的风雨过程。
历史资料分析可知,西行进入南海北部,且徘徊少动的秋季台风,其强度后期大多在海上减弱,对本省陆地及近海无严重影响。历史同期相似个例有2013年第29号台风“罗莎”(生成时间10月30日,消亡时间11月5日,台风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到12级)。 “罗莎”最后在南海西部海面减弱消失,对本岛产生的影响是一次风雨过程,最大降水出现在琼中(71.5毫米),最大阵风出现在文昌七洲列岛8级(18.1米/秒)。
海南省气象部门提醒,由于受南下冷空气影响,台风“艾利”后期将在南海长时间回旋,未来路径和强度预报及风雨影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且有在南海北部减弱的可能,海南省气象局将密切监视这个台风的动态,随时发布最新预报预警。请有关部门高度关注海南省气象局后续预报的调整和发布的最新预警预报,及时部署各项台风防御工作。
据气象部门监测,“艾利”下午5点钟,其中心位于北纬20.5度,东经118.7度,也就是在香港东偏南方向520公里的南海东北部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8级(18米/秒),七级大风范围半径120公里。
省气象台预计,6日夜间到7日,“艾利” 将以每小时15公里左右的速度向偏西方向移动,强度缓慢增强,8日~10日,“艾利”将在南海海面回旋,11日以后转向偏西方向移动,向海南岛东部到广东西部一带沿海靠近。
受其影响:
海洋方面, 6日夜间~9日,南海东北部海面将有8~9级,阵风可达10级以上的大风;中沙群岛附近海面风力7级、阵风8~9级;海南岛东部海面、西沙群岛和南沙附近海面风力5~6级、阵风7~8级,北部湾海面、琼州海峡、海南岛西部和南部海面风力5级、阵风6~7级。10日起,海南岛东部、南部海面、西沙群岛附近海面将进一步增大到8~10级;北部湾海面、琼州海峡和海南岛西部海面风力增大到7~9级,其余海区风力6~7级。
陆地方面, 6日~10日,台风“艾利”对海南陆地没有明显影响,全岛各地以小阵雨为主;11日~12日,“艾利”将给海南带来一次较大的风雨过程。
历史资料分析可知,西行进入南海北部,且徘徊少动的秋季台风,其强度后期大多在海上减弱,对本省陆地及近海无严重影响。历史同期相似个例有2013年第29号台风“罗莎”(生成时间10月30日,消亡时间11月5日,台风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到12级)。 “罗莎”最后在南海西部海面减弱消失,对本岛产生的影响是一次风雨过程,最大降水出现在琼中(71.5毫米),最大阵风出现在文昌七洲列岛8级(18.1米/秒)。
海南省气象部门提醒,由于受南下冷空气影响,台风“艾利”后期将在南海长时间回旋,未来路径和强度预报及风雨影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且有在南海北部减弱的可能,海南省气象局将密切监视这个台风的动态,随时发布最新预报预警。请有关部门高度关注海南省气象局后续预报的调整和发布的最新预警预报,及时部署各项台风防御工作。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