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6-09-27 12:32:25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久负盛名的高台马社火演起来,备受西北百姓喜爱的秦腔吼出来,更有门类齐全的图书供选择……这是记者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隆德县陈靳乡新和村看到的场景,这里村民的文化生活一派红火景象。

      新和村党支部书记赵小龙告诉记者,这个村常住人口170户、689人,是隆德县有名的文化村。近年来,村里依托国家级非遗传承项目马社火,开发马社火展演、骑马观光、农事体验等旅游资源项目,打造新和文化旅游名片,开创休闲旅游致富路。

      同时,村里还有一支有二十余年历史的秦腔剧团,不仅丰富村民的休闲生活,更是“走出去”到附近县区演出,增加了剧团成员的收入。

      今年,新和村整合资源,建成了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图书室、活动室、剧团排练室等一应俱全。“现在村民有固定地方搞文化活动,有专人组织,经常还有秦腔剧看,高兴着呢!”赵小龙说。

      隆德县文化馆馆长陈伟荣告诉记者,新和村丰富的文化活动不仅满足了村民的精神需求,更成为乡村旅游的“卖点”,游客来了既可以赏美景、吃农家饭,还可以与马社火等非遗项目“亲密接触”,自然人气爆棚。

      “今年村里建成了20家农家乐,已接待游客3万人次,全村村民的人均年收入可达6200元,比去年增加500余元。”赵小龙乐得合不拢嘴。

      记者采访了解到,新和村新建成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仅仅是宁夏今年文化精准扶贫的成果之一。根据相关安排,今年年底前,宁夏将完成110个贫困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示范工程和100个农民文化大院建设工程。

      “目前进展顺利,我们已根据每个村的不同需求,按照‘一村一策’‘一院一策’制定了具体方案,并整合宣传、文化、新闻出版、体育等部门资源,将建设资金和设备配备到各文化中心和文化大院。”自治区文化厅公共文化与非遗处处长杨新芳说。

      杨新芳告诉记者,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和文化大院是农民共享文化成果的“最后一公里”,抓好这一工程,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农民就能享受到实实在在的文化福利。

      记者采访了解到,由于宁夏属于西部欠发达地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短板”问题比较突出。目前,全区仍有8个县(区)没有图书馆或危旧不能正常使用,8个县(区)没有文化馆或危旧不能正常使用;全区仍有30个乡镇文化站不达标,606个行政村没有综合文化服务中心,320个农民文化大院活动设备器材短缺,这些大多数在贫困地区。

      据悉,9月22日,宁夏启动贫困地区“百县万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及文化扶贫工程,直指606个未建成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贫困村。目前,9个调研小组已奔赴606个贫困村进行摸底排查,为下一步项目实施做好准备工作。根据计划,宁夏将争取于2017年10月前完成全区606个贫困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工程。


    关键词:文化宁夏成果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