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6-09-10 10:36:29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更是对中华民族复兴具有决定意义的事业。

    穷省现状与教育图强梦想历史性交汇。贵州人拿出“穷省也要办大教育”的决心,坚持“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理念,全面实施教育规划纲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赶转改”并举,奋力推动全省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后发赶超,贵州的教育发展蒸蒸日上,教育改革蹄疾步稳。

    2001年

    实施四项教育突破工程 补齐教育发展“短板”

    从2011年起,我省启动实施了学前教育、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突破工程,以及在中小学全面实施优美教室工程、围墙安全工程,以解决贵州省学前教育入园难、义务教育水平低、高中阶段教育资源短缺、高等教育规模小等“短板”问题,

    学前教育资源明显扩大,学前教育普及进程明显加快。乡镇公办幼儿园实现全覆盖。全省幼儿园在园人数从2010年的77万人增加到130万人,增长68.8%。2015年学前三年毛入学率达80%,比2010年提高27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5个百分点。

    建成农村寄宿制中小学3015所、学生宿舍403万平方米、学生食堂14955个、乡镇教师公租房(周转宿舍)12.93万套,农村初中、小学寄宿率分别达到70%、30%。实施“全面改薄”工程,新建、改扩建城镇义务教育学校191所,标准化农村寄宿制学校2000余所。引入社会资金建设中小学,言爱基金捐助我省2.1亿元建设寄宿制中小学校21所。

    初步建成清镇职教城及毕节双山、铜仁川硐、遵义湘江等职教园区。全省中职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善。中职招生138.9万人。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在校生人数分别从2010年的37.57万人、13.89万人增加到70万人、18.70万人。

    建成花溪大学城,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花溪大学城竣工校舍300万平方米,入驻高校7所、入住学生8.5万人。经教育部批准新设立高等学校12所、更名5所、专科升格本科2所,全省普通高等学校增至59所,其中本科27所(含独立学院)、专科(高职)32所。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增长迅速,普通高考录取考生113.3万人,高等院校录取率达到80%以上。培养输送本科毕业生23.5万人,硕士研究生2万人,博士研究生228人。2015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31.2%,比2010年提高11.2个百分点。

    2012年

    实施农村学生营养餐计划

    从2012年春季学期起,我省大力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按照“校校有食堂、人人吃午餐”的要求,全面实施以学校食堂供应午餐为基本特征的“贵州特色”农村学生营养餐,基本实现“安全、规范、提质、扩面”的目标,惠及1.3万余所农村学校400万农村中小学生。监测表明,学生平均身高、体重、成绩均有不同程度提高。

    2013年

    实施教育“9+3”计划 开通脱贫致富“直通车”

    2013年以来,巩固提高9年义务教育和实行3年免费中职教育,实施中职“百校大战”,压缩全省党政机关行政经费的5%用于支持教育“9+3”计划。

    截至2015年,全省小学、初中辍学率分别由2012年的2.98%和5.09%下降到2015年的0.16%和1.17%,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提升到87.6%。同时,建成农村寄宿制学校3015所、学生宿舍403万平方米、食堂14955个、乡村学校少年宫1116所、标准化留守儿童之家2629个、优美教室22万间、安全围墙83万平方米,农村初中生、小学生寄宿率分别达70%、30%。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现以县为单位全覆盖,惠及380万学生。

    以招聘近8万名特岗教师和新增1万多名中职教师为标志,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取得重大成效。

    2014年

    习近平看望我省“国培”教师

    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师范大学,专程走进我省“国培”小学语文高级研修班教室,看望慰问参训教师,与参训教师座谈交流,肯定“国培”工作并做出重要指示,嘱托教师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2015年9月9日,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又为我省“国培计划”北师大研修班参训教师回信,提出了“努力做教育改革的奋进者、教育扶贫的先行者、学生成长的引导者”的“三者”好老师要求,为新形势下教师队伍建设注入新的内涵。

    贵州省“国培计划”参训学员连续两年与习近平总书记互动后,我省“国培计划”获得了国家高度关注,2016年获得“国培计划”中央专项资金1.2亿元,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在2015年的基础上新增资金3400万元。

    全省各级多渠道筹措资金150亿元,大力推进“百校大战”建设,完成各类建设700万平方米,办学条件极大改善,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加快清镇职教城和市(州)职教园区建设,19所职业院校入驻清镇职教城建设办学,入住师生7万人。中职招生连续三年超过30万人,在校生人由2012年的50万人增至2015年的85万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由2012年全国最低的的62.2%提高到2015年的86.1%,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2015年

    实施教育精准扶贫 让贫困学子安心就学

    贵州省于2015年秋季学期率先全国出台政策,针对在高中至本科阶段就读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启动实施教育精准扶贫学生资助工作。

    教育精准扶贫资助的对象为在普通高中、中职学校、普通高校(不含研究生阶段)就读,具有全日制学历教育正式学籍和我省户籍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在普通高中、中职学校、普通高校(不含研究生阶段)就读,具有全日制学历教育正式学籍和我省户籍的因灾因病等特殊原因返贫的非在册贫困户子女,经扶贫部门按“两公示一公告”程序审核后,进入贫困人口建档立卡系统的可纳入资助范围。

    对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农村贫困学生实施“两助三免(补)”,即提供国家助学金、扶贫专项助学金、免除(补助)学费、住宿费、教科书费;对高校(含高职)贫困生实施“两助一免(补)”,即提供国家助学金、扶贫专项助学金,免除(补助)学杂费。


    关键词:贵州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