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6-08-26 23:33:13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位于“后藏”的西藏日喀则正经历雨季,头一夜的暴雨大作将天际洗刷得湛蓝。

      烈日下,联合国非遗项目藏戏正在此间上演。一年一度的珠峰文化旅游节25日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开幕,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相继登场。

      广场上,身着传统服饰的藏族演员围成圈,正中间挂着藏戏创始人唐东杰布的唐卡画像,头戴面具的九个鬼头循着鼓点跳跃、旋转,或单人独马、或三五成群,讲述着一段历史悠久的藏戏故事《白玛雯巴》。

      日喀则市文化局文艺科科长巴桑顿珠介绍,该剧是藏戏八大剧目之一,更是藏戏蓝面剧江噶尔流派的代表剧目。蓝面剧四大流派中的江噶尔、迥巴、香巴均源自日喀则,此次演出的是白朗县嘎东镇藏戏团,该剧正是其代表作。“市里的大型剧团每年都会在拉萨雪顿节等西藏大型演出场合表演,此次选择民间藏戏团参与市旅游节是为一大特色。”

      2009年,藏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目前,日喀则全境有80多个民间藏戏团。巴桑顿珠认为,藏戏在民间的风靡使这一西藏传统文化得以保护、延续。

      还在云南师范大学读大三的格桑德吉,趁着假期最后几日和同学相约来看戏。她坦言,老一辈藏人更加了解藏戏文化,和他们相比“藏戏里使用的藏语速度快,还有不同的腔调,年轻人并不能完全理解其中含义。”

      “我们村里藏戏有近700年的历史,一直传承到现在。”年逾78的扎西旺堆老人是这次演出中年龄最大的演员,超过60载的艺术生涯里,老人培养了近百名藏戏演员。“如今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把所学完完全全地教给后人,希望传统藏戏能够代代相传。”

      尽管不能知其然,格桑德吉每次回到日喀则都会抽时间去看演出。“从记事以来,看藏戏、听藏戏就是我生活的一部分,灵动的舞姿比其他任何舞蹈都好看。”她说,在“后藏”地区,像她这样热爱本地非遗项目的年轻人并不在少数。

      据公开资料显示,目前,日喀则全境共有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17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0名,自治区级非遗名录项目52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48名。

      在25日上午的开幕式演出中,拉孜堆谐、萨嘎甲谐、定日洛谐、斯马卓舞等西藏非遗节目轮番演出。参与萨嘎甲谐的演员尼玛扎西今年22岁,从开始学习萨嘎甲谐至今已有十年,他告诉中新社记者,家中其他小孩和他一样,在父辈的耳濡目染中打小就会这些传统节目。现在,兄弟姐妹们虽从事不同工作,但只要聚在一起还会不由自主地“跳起来”。

      中共日喀则市委书记张延清在开幕式上致辞表示,今年是第十四届珠峰文化旅游节,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种艺术形式,在展示日喀则深厚文化底蕴、多彩民风民俗的同时,集中展示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新局面。

      据了解,本次旅游节以“情系珠峰·吉祥日喀则”和“珠峰神韵·沪藏情深”为主题,并分日喀则主会场和上海活动周两部分,日喀则主会场的活动将于8月31日闭幕,上海活动周将于9月11日至14日在上海举办。


    关键词:西藏世代文化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