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6-08-21 11:36:27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今年上半年以来,贵州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一产特色优势产业基地不断壮大,二产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三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井喷式增长,呈现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良好态势。

      围绕以产业为基础、园区为平台、企业为龙头、农民为主体、利益联结为纽带的总体思路,贵州积极构建“园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模式。通过财政奖补、金融扶持等措施,培育龙头企业等新型主体。截至6月底,全省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68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31434个。积极开展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将资本、技术以及资源要素进行集约化配置。目前,省级农业示范园区已有385个,从业农民484万人,实现产值4312亿元,园区从单纯发展种植业、养殖业转向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休闲旅游等二三产业协同发展。

      同时,加快推进产品加工、休闲农业和新农村建设。今年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914个,总产值1383亿元,年均增长29.8%,为承接一产、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发挥了引领作用。创建省级以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县)110家、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家、中国美丽田园15家、中国最美休闲乡村13家。2015年乡村旅游接待人数1.593亿人次,旅游收入705.9亿元,年均增长31.7%。

      创新发展模式,为产业融合注入活力。通过探索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模式,在龙头企业、合作社和农户之间形成稳定的契约关系,形成“入股分红、利润分红、保底分红、递增分红”等收益共享方式。建立金融支农创新模式,撬动金融保险共同发力,解决农村产业融合过程中“融资难、融资贵、风险高”的难题。

      面对产业结构调整任务重、困难多的局面,贵州坚持主动作为。接到竞争立项通知后积极准备,全面梳理并明确了发展思路、重点任务、创新方式。截至7月上旬,已全部完成竞争立项工作,确定了11个县开展试点。坚持资源整合、政策配合的系统思维,今年上半年,贵州整合省级财政资金1亿元,各试点县也集中资源投入,为三产融合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关键词:贵州乡村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