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6-08-13 16:08:35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在湖南长沙上初二的梦灵成绩优异,但性格十分内向。父母亲从事运输、餐饮行业,要么早出晚归,要么黑白颠倒。过去,一到暑假她就总是一个人呆在家里。对于大多数双职工家庭来说,每逢寒暑假,“孩子去哪儿”成了最头疼的事,于是形形色色的“托管班”应运而生。      
          孩子放假没人管
         
          “报这个暑期班要花4600元,但家里实在没有人来照看孩子,咬咬牙还是报了。”甘肃省兰州市的周振霞女士说,为了给4岁半的孩子报一个靠谱的托管班,她考察了多家机构,才看中了城关区南河嘉园幼儿托护点——独立两层小楼,楼梯都铺了塑胶;有午睡条件;有专门教师开设幼儿数学、英语、音乐、舞蹈等课程……最关键的是,该托护点有城关区食药局颁发的餐饮服务许可证,孩子们的午餐都是由自己的食堂制作;园区配备了专职安保人员。
         
          这些托管班除了照料孩子、辅导作业之外,一些兴趣特长班、素质拓展班等往往也带有托管的性质,但价格不菲,不是每个家庭都能负担得起。
         
          记者在采访时发现,“安全”是家长对托管班的首要要求,环境安全、饮食卫生更是最为关心的方面。租住在城关区雁滩安居小区的王敏女士说,由于小区附近没有合适的托管班,她不得不给5岁的女儿报了一个书法班,但书法班中午给孩子订外卖,她非常担心食品安全。
         
          社区托管新模式
         
          近年来,除市场上的托管班之外,社区托管班的兴起,收费低廉甚至免费,受到家长们的广泛欢迎。
         
          一个闷热的下午,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铁岭街的银月亮看护班里,欢声笑语正从一扇扇窗户里飘荡出来——室内活动区,几个小朋友手拉着手做游戏;旁边的教室,孩子们在齐声朗诵唐诗;阅读区,一个孩子趴在地上,饶有兴致地看着手中的《蓝皮鼠和大脸猫》……
         
          在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的白鹤咀社区,生动有趣的“七彩学堂”正在开课中。上午9点到10点,孩子们在志愿者的辅导下完成作业,15分钟休息之后,可能是一堂手工制作课、一次“青少年戏剧”体验,也可能是一场垃圾分类科普教育。下午,就是读书和小组活动的时间。放假后的梦灵不仅在学堂参加活动,还当起了小志愿者。
         
          “七彩学堂”由白鹤咀社区与长沙欣怡心理服务中心的社工们一起组织,活动的经费则来源于长沙市民政局的“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去年暑假,50多名孩子在这里免费完成了一个月左右的暑期课程。今年暑假还没开始,50个名额很快就被抢完了。白鹤咀社区主任王娟说,已经有邻近社区的工作人员来了解情况,准备以后也举办类似的托管班。
         
          活动丰富受欢迎
         
          书法、国学、非遗传承……在兰州市畅家巷社区的“暑期课堂”,今年的课程格外受家长和孩子的欢迎。“孩子能在这里学到东西,来的人越来越多。”负责人孙敏敏说。
         
          在银月亮看护班的活动区,两个低年级的孩子玩得兴起,手拉手转起圈来,没等老师说话,五年级的王一博便走上前说:“你们慢点,小心摔倒。”两个孩子便笑嘻嘻地玩起了其他游戏。“没有巧办法,就是用心。”负责人顾兴霞喜欢称自己的班为“安心班”。在这里,补习功课是次要的,培养习惯才是重点。“如今的独生子女多,很少关注其他人”“我们非常注重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引导孩子关心他人”。为此,看护班制定了详细的规则,从小事、细节入手,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当初把孩子送来这儿,本来就是当个托管的地儿,没想到,这还是个培养习惯的好地方。”一名家长感叹。
         
         

    关键词:父母孩子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