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6-08-11 14:08:28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专家:矿泉水瓶几乎不使用双酚A作为材料 基本不存在高温下产生有害化学物质问题

    对于有车一族来说,在后备厢里放上一箱瓶装水既方便又省钱。不过,最近微信朋友圈里有消息说车里放的矿泉水千万不能喝,因为矿泉水瓶中的材料双酚A在高温下会释放有毒物质,影响身体健康。对此,专家表示,正常情况下不会存在这种情况,目前矿泉水瓶几乎不使用双酚A作为材料。 

    最近网上流传一则消息,有网友呼吁不要喝留放在汽车里的瓶装水。该网友有朋友被诊断出乳腺癌,医生告诉这位患者不应喝留放在汽车里的瓶装水,尤其是夏天,在阳光下暴晒,车里的温度接近40℃~50℃,如果在露天的场所,温度甚至会达到60℃左右,热能和塑胶瓶子两者遇到一起就会产生化学物质,而那些会导致人们罹患癌症。事关身体健康,很多网友既担心又好奇,真的如此严重吗?

    在流传的消息中,对此还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瓶装水所使用的聚酯瓶往往含有可能导致人体慢性中毒的双酚A等物质。尤其是当瓶子放置在温度很高的汽车后备厢里时,高温会让聚酯瓶发生变化,瓶中含有的双酚A和其他化学成分可能被逐渐释放出来,导致更多的有害物质渗透进入水中。

    汽车里的温度真有这么高,足以把塑料瓶里的有害物质“泡”出来吗?记者昨日采访了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张钦发教授。他介绍,矿泉水瓶的材料比较稳定,在一般温度下很难分解。矿泉水在保质期范围内,短时间内比如一周左右的时间内水质也不会有太大变化。即使车内温度达到40℃~50℃,矿泉水瓶也基本不会有分解产生。

    更为重要的是,因为双酚A可能带来的健康隐患,目前几乎所有的矿泉水瓶都不使用双酚A作为材料,所以基本不存在高温下产生有害化学物质的问题。张教授介绍,很早之前做奶瓶的材料包括聚碳酸酯含有双酚A,但现在也已经比较少见了。

    食物和水尽量别放车内

    在生活中,很多人也会放些日常的食物比如饼干在车里。对此,张钦发介绍,汽车尾气是吸附性强的东西,成分复杂,饼干的包装主要是用来防潮,而不是阻气,可能产生渗透,因此理论上会有汽车尾气附着到饼干上,但因为量很小,是否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还有待研究。他建议,尽量不要把其他物品与吃的东西一起放在车里,而是设置专门放食物的盒子,并与其他东西进行分离。不过他特别提醒,不管是水还是饼干等其他食物,即使没有健康隐患,都尽量不要在车里放太长时间,“尽快把水喝了或把食物吃了才是最好的办法。


    关键词:毒水车内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