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消息(记者何源 车丽)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人社部5月底公布了《2015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2015年末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39937亿元。记者梳理发现,河北、天津、四川、贵州等多地养老金累计均有结余,但有的地方养老金当期出现收不抵支。
河北、天津、四川、贵州等地在公报中晒出的数据显示,养老金累计均有结余;其中,天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达到556.69亿元,四川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2166.4亿元,贵州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累计节余为480.42亿元。但也有的地方养老金出现了当期出现收不抵支,以河北为例,河北全年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825.10亿元,而全年基金支出889.25亿元。
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褚福灵表示:“各个地区的人口结构有所不同,比如有些地区老龄化严重,他的缴费的人相对较少,领取的人相对较多,可能基金的收入增长速度会低于支出的速度,会出现结余下降或者收不抵支。但是总体来看,如果以某个省份看个别省份可能会有收不抵支,但是累积是略有结余的。”
《2015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止去年底,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8583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601万人。2015年末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39937亿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此前表示,从全国来看,养老金运行平稳、不存在缺口,支付能力达到17个月。
由于目前养老保险资金采取省级统筹,各地退休人数多寡不均,造成各省养老金发放能力相差悬殊。有的省能保证发放40甚至50个月,但也有7个省份,去年出现了当期“收不抵支”的情况。
尹蔚民表示:“现在养老保险是省级统筹,主要还是人口结构性的因素,造成了一些差距。去年的统计数据,有7个省当期收不抵支,但这7个省都有累计结余。就像我们小家过日子,这个月收入1000块钱,可能你花了1100块钱,但是你不需要借债,你还有10000元的存款。这7个省动用历年结余,也不存在硬缺口。”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