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6-08-04 19:07:44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人类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前夜,创新给经济发展带来的新增长动能正在快速集聚。人类需要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体系,切实做到依靠创新驱动发展,依靠科技创新引领和支撑走向美好的明天。

      G20由19个世界上的主要经济体和欧盟组成,其国土面积占全球的60%多,人口占全球的近70%,贸易额占全球的约80%,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的90%以上,在国际政治、经济中有巨大影响。G20成员是全球科技创新方面的最重要群体。根据世界银行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最新统计数据,仅G20中19个成员国的研发投入就占全球的87.3%,每百万人口研发人员均值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09倍,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全世界的71.7%,知识产权使用费占全球的75.6%,科技期刊论文发表量占全世界的76.2%,居民专利申请量占世界的96.6%。

      “创新增长方式”是G20杭州峰会确定的四项重点议题的第一项,这说明中国作为主席国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理念已经成为G20的共识。

      创新的作用体现在引领和支撑两个方面,首先是引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是其中的核心环节。在G20框架下研讨和实施科技创新,激发科技创新的引领活力,对于全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激发科技创新引领活力的政策措施很多,其中包括:(一)开展协同创新,通过学科交叉、大科学工程、跨领域跨国界的团队协作产生前瞻性、基础性、系统性的创新成果。利用新兴技术直接产生或者与其它领域交叉融合产生新兴产业,如将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深度融合,互相促进形成新兴产业。(二)充分认识和利用“互联网+数据+现实世界”带来的变革。互联网是信息社会的重要高速公路。数据是互联网上储运的“货物”。互联网将储运的空间距离感和时间延迟感大幅度降低。这些特性使得知识和信息传播具有空前的广度、深度和速度,传统生产力集成及其效益倍增,科技创新成果井喷式涌现和智能技术广泛应用成为可能和常态。(三)青少年是关键人群。具备高科技创新素养的青少年必然带来高水平的科技创新成果,进而支撑一个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强盛。培养锻炼青少年,需要牢固树立一个观念,即不要仅仅将眼光局限在本国、本民族方面,而是要面向整个人类,开展多元交叉的跨民族跨国界培养。

      此外,我们还应该发挥杰出人才的领军作用。人才是开展科技创新的根基。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我们应该深入开展高精尖缺人才和相关管理人才的培育引进和交流合作,全面提高科技创新人才素质,建设富有创新精神、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水平、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同时,还应该加强科技创新的社会环境建设。要大力培育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推动形成“人人想创新、事事靠创新、处处有创新、人人能创新”和“科技创新富民、科技创新健民、科技创新福民”的强大氛围。同时,还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健全有利于创新发展的法制保护体系和分配制度等。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