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6-07-26 09:06:50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有香港高考之称的香港中学文凭考试(DSE)上周发榜,今年共有6.8万考生参与,当中有4位考生取得7科5**的成绩,荣膺“状元”。4名状元当中,有三名表示立志行医,一名表示想当律师。与此鲜明对比,在2016年内地22个省份的36位“状元”中,竟无一人选择医学!

      2016高考状元调查:最爱经济、管理类专业,医学无人选

       根据“2016高考(精品课)状元调查问卷”(全国22个省份36位状元填写了有效问卷)数据显示,61.11%的状元倾向于报考经济类专业(多选),33.33%倾向于报考管理类专业,选择哲学的为8.33%,历史学和教育学同为2.78%,农学、医学、军事学类专业均无人选择。

       同样据中国校友会网发布2000-2010年内地“高考状元”就读专业调查,选择了经济管理专业就读的状元约占总数的40.87%,遥遥领先其它专业,位居第二的是数理化基础类专业,电子信息类、生命科学类、法学、计算机类、土木建筑、自动化、外语类、中文专业紧随其后。

       对于 “将来希望从事的行业”,30.56%的状元偏好银行、证券、基金类行业,19.44%选择了教育、科研类行业,11.11%选择了法律行业,5.56%选择了互联网行业,媒体行业、汽车设计、会计行业选择率均为2.78%,22.22%的状元选择了“其他行业”。

      医、商两科最受香港状元亲睐

       香港考评局介绍,今年有74131名考生报考文凭试,2.4万名考生本达到本地学士学位课程基本入学要求(即“33222”),占考生人数40.3% ,与去年持平。

       其中,11位考生获得7科5**的成绩成为“状元”,在放榜当日的采访中,逾六成“状元”表示了报读医学的愿望。

       事实上,香港“状元”热衷于医学专业并非2015年特例。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相关负责人向澎湃新闻介绍,2014年的文凭试中,12人获7科5**全优成绩,5人升入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就读。

       香港媒体大公网2014年8月报道,香港本地各院校医科均最受文凭试尖子生青睐,除5名7科5**学生选报港大内外全科医学士,香港中文大学录取的5科5**成绩或以上的考生,也是主要入读医学(环球医学领袖培训专修)、医学、药剂学等医科专业。

       2012年,首届文凭试诞生的5名7科5**状元全数入读港大,其中两名入读医科。

       另外,中国校友会网发布的2000-2010年香港高考“最优状元”就读专业调查中,医学专业有6名状元就读位居第二。这一时期,共有17名高考状元选择就读工商管理、会计学和环球商业等经济类专业,约占状元总数的37.78%,高居榜首;法律和新闻专业各有5人,并列第三。

       商、医两科作为热门学科,一直是香港高分考生的首选,按比例计算,近年来就读医科的状元学生人数基本呈上升趋势。

       香港中文大学方面介绍,从近年大学的联招收生情况来看,中大收生成绩最高的课程、专修范围除了医学专业,还包括环球商业学和计量金融学及风险管理学等。其他学科如中文系、音乐系等,也曾取录文凭试六科或七科5**尖子。

       李嘉诚医学院的大一学生马国鸣是香港2014年的文凭试状元之一,他告诉澎湃新闻,自己立志学医有两个原因,一是特别喜欢生物,学医能延续他的兴趣;另一个就是为了理想,“我自小的梦想就是帮助有需要的人,而我觉得医生是一个特别的行业,你可以直接帮助最有需要的人,不单单是治他们的病,还能提供有效的心理辅导,我选这个学科也是受到香港SARS的影响,医护人员的勇敢给我很大的启发,所以跟随他们的步伐。”

       2015年,江苏理科状元“爆冷”学医

       此前,在2015年内地高考分数陆续出炉后,各省区状元们的选择亦成为关注焦点,在江苏,理科最高分考生蒋婧煜立志学医,最终成功加入清华医学实验班的消息,浓缩为“理科状元爆冷学医”一句被制为标题。“爆冷”现象让不少医务工作者感慨万千,祝福有之,更多的是对行业的担忧。

       在蒋婧煜看来,对于医生这个职业,大家应该将心比心。就医时我们都希望能碰到好医生,但好医生不会凭空产生,所以必须有人愿意投身这个领域。另外,她认为,清华医学实验班所影响的,是医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这比仅仅影响一个医生更有意义。

       “如果我在医学科学领域表现平平,但我至少可以做一个好医生,用我所长、倾我所能来悬壶济世、救死扶伤……也许不能每次都成功,但只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尽心尽力,就一定能问心无悔。”

       为什么香港状元们偏爱医科?

       “因为医生这个职业受人尊敬、收入较高并且工作稳定,愿意去学的都是考生中的佼佼者。不论中外,医学教育均被视为精英教育。”港媒这样分析。

       在香港,学生进入医学院之后,需先读学位6年,再加1年实习,共7年才有资格获聘为驻院医生,但毕业之后就能得到每月5万港元的薪金。有公立医院驻院医生表示,30岁薪金约可达7万港元。若任职私家医院及诊所医生,薪金可能更高。对比普通大学毕业生每月大概一万港元的薪金,就不难理解为何这么多状元想从医了。

      内地:投入多 压力大 风险高 成为“从医”的三大阻力

       单从投档线高低来说“学医爆冷”,多少有点以偏概全。目前医科专业的招生总体还是稳定的。不过,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投入多、压力大、风险高正成为“从医”的三大阻力,医生行业也确实期待社会更多的认可和理解。

       今年6月26日,第五个中国医师协会医师节前,新京报联合国家计生委网站、中国校友网、国家统计局等单位作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去年一年,全国347人严重涉医违法犯罪;2010年—2014年获得执业资格医师约60万,选择从医者占1/6;历届高考状元最爱专业排行榜分别为:1、工商管理2、经济学3、电子信息工程……17、医学,学医者占状元总数1.2%。

       据中国医师协会调查:不愿意让子女从医的医师,2002年为53.96%,2011年为78.1%。

       据麦可思研究院撰写,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就业蓝皮书: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临床医学类专业学得久挣得却不多,本科5-6年,本硕连读7年;2014届部分专业本科生月薪为游戏策划5273元、互联网开发师5174元、建筑师4778元、外科医生3066元、内科医生2713元……

       周琪是医科大学硕士毕业生,她坦言,如果可以重新选择,可能不会选临床专业了。“医科专业读书时间长,本科要比其他专业多读一年,而且本科毕业不可能被三甲医院录用,到大医院工作几乎都要求博士学位。本科后考研读博,前后十年,投入太大了。” 

       某高校医学部童老师也表示,一名医学院学生,经过5至8年的学历教育后,还要经过大量临床实践,才能成长为一名医生。相比美国和香港特区等地,中国内地医生的收入并没有达到一个“社会认可”的标准,和暴力伤医事件一样,收入和付出不对等也是影响学生报考医科积极性的原因之一。



    关键词:无一状元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