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6-07-26 08:06:49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近日,12岁少年沉迷“快手直播”,半个月狂刷支付宝3万余元打赏主播。紧接着,急于追回钱的哥哥,又误把网络诈骗电话当成该直播服务热线,被骗走5000元。这两个孩子的父母,44岁的外来务工者赵国辉和妻子愁眉不展。省吃俭用攒下的5万余元存款,接连两次损失了近4万元。

    暑假看“快手直播” 半个月打赏3万余元

    “怕孩子暑假寂寞,就没限制他玩手机,没想到他一下子花了这么多钱!”一提起小儿子小赵打赏主播的3万余元存款,来自河南的44岁务工者赵国辉仍然很生气。闯了祸的小赵被家人批评后,一直沉默寡言,饭也吃得少了。

    赵国辉说,小赵6月28日放暑假后,被送回了河南老家。7月7日,赵国辉突然接到一条网购钱包的信息。他马上到银行核查,发现卡上50377元存款仅剩下15121元。想起小赵知道银行卡密码,他立刻打电话到河南老家。反复追问之下,小赵终于承认这些钱用来给网上“快手直播”的主播买虚拟礼物了。赵国辉马上取出余额并核查了对账单。

    对账单显示,6月21日至7月6日,小赵通过网络消费了3万余元。28日放暑假后消费突然增加,7月3日当天共充值25笔,费用超过5700元。此后一直持续到7月6日。消费共计三万余元。

    着急要回钱 大儿子又遭网络诈骗

    “我每天从早晨4点一直忙到晚上10点,就是为了供3个孩子上学。银行卡里是我的全部存款。”赵国辉说,他在我市一所技工学校餐厅租了一个窗口卖面条,以前从没用过智能手机。给小赵买智能手机是为了让他上网查学习资料。当初开通网银,也是方便给老家的儿女打学费,没想到却被小赵挥霍了。

    为了追回钱,读高三的大儿子上网查“快手”公司的电话,却不慎进入诈骗网站。他们按照诈骗人员的要求,重新办了一张工商银行卡,并存入1万元钱,等待对方退款。大儿子又按照诈骗者指挥,把短信上的付款验证码告诉了对方。导致卡内5000元存款被划走。

    存款连续损失,让赵国辉一家的经济陷入困境。他不得已跟姐姐们借了4万元钱,才交上了食堂摊位费和房租。赵国辉认为孩子还小,花钱时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赵国辉希望“快手”公司能理解他们的处境,退回一部分钱。

    律师:12岁孩子消费行为无效

    对于是否能要回打赏的三万余元,记者多次拨打“快手直播”的客服电话,一直无人接听。河北天捷律师事务所律师张少辉表示,12岁少年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所从事的法律行为,属于效力待定。需要父母追认才能发生效力。如果父母不追认,其行为属于无权处分。按照《民法通则》规定,已经给付的钱物其父母可以要求返还。

    石家庄市未成年人心理维护中心专家胡丛笑认为,这件事主要责任是家长。首先,家长要完善自己的支付系统,密码等信息最好不要告诉孩子。因为孩子的网络安全意识比较薄弱,可能还分不清打赏和爸爸银行卡的关系。第二,对于这类视频或游戏,孩子的自制力还达不到自发去控制,需要家长帮其培养一些比较健康的兴趣爱好。第三,事发后,家长不应该过多责备或打骂孩子,不要把自己疏于防范的责任全部推给孩子。给予孩子安抚和化解,不要让他们过于内疚。多给孩子一些关注,让孩子从这件事中走出来。


    关键词:万余父母少年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