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一年内先后为同一名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和淋巴细胞。从兴奋到恐惧,她用强大的信念从恐惧中挣脱,完成第一次捐献;又快速地走出犹疑,在再次捐献淋巴细胞知情同意书上郑重签字。她说:“如果不做,我会良心不安。”她是婷婷,京东集团服饰家居事业部的员工。
7月20日中午11时25分,婷婷刚刚采集完,看起来有点疲惫,嘴唇发白,轻微地弓着身子,步子迈得不大,蹒跚着走向来迎接她的人群。
在一年内,24岁的婷婷为同一名患者先后捐献了造血干细胞和淋巴细胞。她是京东集团迄今为止,唯一既捐献造血干细胞又捐献淋巴细胞的志愿者。
初次救人:246毫升造血干细胞 血液来回身体3.5趟
2015年6月的一天,婷婷突然接到中华骨髓库湖北分库的电话,被告知她与广州一位的男性血液病患者HLA配型初步吻合,希望她能进行进一步配型。这是婷婷2011年主动加入中华骨髓库后,第一次接到初配成功电话。得知这个消息时,婷婷的第一反应是“兴奋得很”。凭借着长期在学院红十字协会做志愿服务的热情,以及对血液细胞捐献知识的种种了解,婷婷没有太多犹豫就答应了。
2015年9月,婷婷在病床上躺了5个多小时,捐献了246毫升造血干细胞,这需要15000毫升的血液循环量,而婷婷全身血液只有4000毫升左右。也就是说,婷婷体内的血液,顺着管子,流到离心机,再回到她身体,来回走了3.5趟。
再次救人:78毫升淋巴细胞 给患者第二次重生希望
2016年6月下旬,当婷婷再次接到中华骨髓库湖北分库的求助电话时,心头忍不住“咯噔”了一下:该不会是病人又出了什么事吧?只听电话那头说,由于原受助患者病情反复,需要她再次捐献淋巴细胞,才能延续生命的希望。
和上一次立即答应不同,这一次,婷婷让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给她一晚上的时间考虑,她并不知道捐献淋巴细胞意味着什么。
“捐献淋巴细胞?我真没听说过。”事前没有任何的了解,婷婷立马上网搜寻相关信息。成功捐献的例子给了婷婷信心,也让她相信,捐献淋巴细胞对身体并不会造成什么影响。
经过了一天的思考,婷婷给了肯定的答复。“再拖下去,就怕耽搁救助患者的最佳时机。”
7月20日上午9:30,婷婷在北京空军总医院签署了捐献淋巴细胞同意书。接下来,她躺到病床上,左右手臂都插上了无菌采集管,救命的血液流向真空袋。采集出的78毫升淋巴细胞,由骨髓库工作人员送往广州,给了那个年轻的患者第二次重生的希望。
满怀公益服务热情 她一直都是这样的人
婷婷成为京东集团迄今为止唯一既捐献造血干细胞又捐献淋巴细胞的志愿者,并不是偶然。早在2011年大学入学之初,婷婷就满怀着对公益服务的热情,主动加入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红十字会。大学期间,她始终坚持参加红十字会组织的各项志愿服务活动。三年多的时间里,她还积极地在学校宣传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益处和意义。在她的带领之下,身边越来越多的同学和朋友参与到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队伍中来。
在单位红十字会领导和同事们的眼中,婷婷是一名热心的好伙伴。每一次活动,都能在最需要的时刻发现她的身影。每一次公益活动顺利举办后,总能看到她阳光的笑容。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