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6-07-21 10:07:08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只身在外读书,家中的妈妈身体不好却没有人照顾,你会怎么办?一位女大学生,选择了勤工助学,把妈妈接到自己身边……这个女孩就是东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刘莉。7月19日,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联系到刘莉时,她正在外地进行岗前培训。回首大学四年,她说自己没买过新衣服,没看过一场电影,“但我被妈妈需要,我觉得很幸福。”如今,刘莉已签约国内大型IT企业,培训后将回到家乡乌鲁木齐工作。      
        她把病重妈妈接到沈阳
         
        刘莉来自新疆和田,家里兄妹三人,父亲务工。妈妈身体一直不好,但为了让孩子们都能读书,一直硬撑着工作,自己却省吃俭用。刘莉的心中,始终存着这样一个朴素的念头——凭借自己的努力让妈妈过上好日子。看到妈妈为了照顾哥哥和自己累得直不起腰,她的心里总是满怀愧疚。
         
        “大三刚开学,妈妈被检查出有严重的糖尿病和肾虚。”刘莉说,这让她十分难过,决定接妈妈来沈阳,这样就可以照顾妈妈了。住宿成了首要问题,单间租金在500到800元之间,她的经济无法承受。后来她找到了一间合租房,妈妈终于有了落脚地。
         
        打四五份工养家
         
        妈妈来到沈阳后,为缓解经济上的压力,刘莉一口气教三份家教,常常是去完一处就马不停蹄地赶往下一处,但从不感觉累。一想到挣了钱,母女俩的生活就可以安稳很多,刘莉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同时,她还做热水器的促销员和校内一些勤工助学的岗位,以此维持母女的生活。大三功课比较繁重,刘莉除了上课和兼职挣钱,还利用一切可能的时间多陪母亲。
         
        刘莉每天的日程是这样的:上课休息间隙给妈妈打电话,嘘寒问暖;中午饭后,去校图书馆阅览室勤工助学;下午下课,穿过南湖公园去出租房看妈妈,吃完饭再陪妈妈在南湖散步,天黑再返回学校上自习。周末住在妈妈那里,陪她聊天,教她打羽毛球。
         
        长大后开始理解妈妈
         
        在同学眼中,刘莉是个大忙人,总是步履匆匆,只有在上课和晚上才能看到她。“我和妈妈相处的时候,她更多地像个孩子,我倒像是个妈妈。”刘莉笑着说,“我长大后才明白,妈妈需要一个倾听者,需要被人在意和理解。”
         
        在照顾妈妈的同时,刘莉努力做一名好学生,曾获得两次三等奖学金、一次优秀班干部。她曾担任东大青年报学生记者、志协拓展培训部副部长,还曾荣获“善行100”优秀志愿者称号。

    关键词:东大新疆妈妈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