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8月24日踏上内蒙古的土地开始,我们走进过农牧人家里,深入过肉食品精深加工企业,探访过元上都遗址……这一路上,我结识了很多内蒙朋友,他们中有蒙族人,也有汉族人,但给我的感觉是一样的,那就是:豁达。 说起内蒙人,我想大多数人都会首先想起那金戈铁马,纵横万里,把疆土扩大到欧亚大陆的成吉思汗,也因此,会对他们有一个先入为主的形象,那就是威武彪悍,向往自由,对草原依恋、坚守。然而,真正走近他们,才发现,常年生活在内蒙古这片辽阔的土地上,他们不拘小节,豁达其实是源于他们舒心的生活,以及对生活、对家园的那份热爱,是一种自发的本能。
先说说懂变通的牧民们。他们常年游走在草原,祖祖辈辈与牛羊为伍,洒脱不羁是他们的骨子里的性格,他们从容应对生活中的变化。尤其是近年来,受草场沙化等原因影响,内蒙古自治区城镇化进程发展比较快,地区水平差异也不小。白天在草原上放牧,晚上到城市里居住再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我了解到,为了适应新生活,一部分传统牧民依然坚守着他们放牧的本业。同时,很大一部分年轻一代牧民则是开始将草场交由家里的老人经营或承包出去,进入了城市,从事到工业、服务业中去,还在城市里都购买了楼房。我觉得,这种享受新牧民生活的行为,也体现了牧民们心理上的一个变化:他们不再排斥新鲜事物,勇于尝试、乐于接受新生活,这应该也这个地区实现更好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吧。 再说说热情的内蒙都市人。内蒙古自治区地广人稀,牧场面积比例大,但是从人口比例看,还是城市人口多。在接触中我发现,生活在充斥着钢筋水泥都市里的内蒙人,同样热情自信,能歌善舞。比如苏尼特左旗的女编辑乌云格日勒,她的那曲《美丽的苏尼特》唱得嘹亮、深情,据说是苏尼特地区的迎宾曲,顿感情意绵绵,也凸显了当地人的热情好客。再比如这些天一直陪同我们的内蒙古农村牧区广播的同行们:单总、付彬、美丽斯、斯琴夫、小强,还有内蒙古电台驻锡林郭勒记者站站长额尔德尼,几天里,我们每天写稿到凌晨三四点钟,他们也一样,甚至说比我们更辛苦,除了要细致地照顾我们的日常起居,热情地为我们讲解当地的风土人情以外,还和我们同进同出同“战斗”。即使这样,他们的笑容仍然不知疲倦。我觉得,正是有这完美的心态感染了我们,抚慰着我们,才让我们克服了异地采访所需要面对的一切难题,有了今天完美的收官吧。
也许是爱屋及乌,通过几天与内蒙人民的近距离接触,我发现,自己正在在不知不觉中爱上他们的豁达,也爱上他们所钟爱的一切:他们的牧场、他们的牛羊,他们的歌曲、他们的文化……这些都将成为我记忆中的重要部分。我想,未来,每当看到或听到这些美好的事物,我就会在第一时间默默地祝福这些豁达的内蒙人,一切顺利,开开心心!
先说说懂变通的牧民们。他们常年游走在草原,祖祖辈辈与牛羊为伍,洒脱不羁是他们的骨子里的性格,他们从容应对生活中的变化。尤其是近年来,受草场沙化等原因影响,内蒙古自治区城镇化进程发展比较快,地区水平差异也不小。白天在草原上放牧,晚上到城市里居住再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我了解到,为了适应新生活,一部分传统牧民依然坚守着他们放牧的本业。同时,很大一部分年轻一代牧民则是开始将草场交由家里的老人经营或承包出去,进入了城市,从事到工业、服务业中去,还在城市里都购买了楼房。我觉得,这种享受新牧民生活的行为,也体现了牧民们心理上的一个变化:他们不再排斥新鲜事物,勇于尝试、乐于接受新生活,这应该也这个地区实现更好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吧。 再说说热情的内蒙都市人。内蒙古自治区地广人稀,牧场面积比例大,但是从人口比例看,还是城市人口多。在接触中我发现,生活在充斥着钢筋水泥都市里的内蒙人,同样热情自信,能歌善舞。比如苏尼特左旗的女编辑乌云格日勒,她的那曲《美丽的苏尼特》唱得嘹亮、深情,据说是苏尼特地区的迎宾曲,顿感情意绵绵,也凸显了当地人的热情好客。再比如这些天一直陪同我们的内蒙古农村牧区广播的同行们:单总、付彬、美丽斯、斯琴夫、小强,还有内蒙古电台驻锡林郭勒记者站站长额尔德尼,几天里,我们每天写稿到凌晨三四点钟,他们也一样,甚至说比我们更辛苦,除了要细致地照顾我们的日常起居,热情地为我们讲解当地的风土人情以外,还和我们同进同出同“战斗”。即使这样,他们的笑容仍然不知疲倦。我觉得,正是有这完美的心态感染了我们,抚慰着我们,才让我们克服了异地采访所需要面对的一切难题,有了今天完美的收官吧。
也许是爱屋及乌,通过几天与内蒙人民的近距离接触,我发现,自己正在在不知不觉中爱上他们的豁达,也爱上他们所钟爱的一切:他们的牧场、他们的牛羊,他们的歌曲、他们的文化……这些都将成为我记忆中的重要部分。我想,未来,每当看到或听到这些美好的事物,我就会在第一时间默默地祝福这些豁达的内蒙人,一切顺利,开开心心!
关键词:内蒙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