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6-07-18 21:06:05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南海仲裁案所谓“裁决结果”抛出一周之际,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高级研究员胡逸山得出一个结论:司法无法解决南海争端。
         
        胡逸山曾于2009年至2011年担任马来西亚总理政治秘书,目前在新加坡智库机构任职。18日,南海问题与区域合作发展高端智库学术研讨会在新加坡举行,胡逸山在会议间隙接受了中新社记者采访。
         
        “国际法只是解决国际争端的其中一个方法,有时甚至完全不是方法。”他感叹。这位24岁即获得法学博士的华人学者指出,中国与菲律宾应该真正启动双边谈判,邓小平先生当年提出的搁置争议是一个可行的途径。
         
        为什么要搁置主权争议?胡逸山认为有两个原因:第一,主权争议目前难以解决;第二,如果不搁置主权争议,会影响到各方在其他领域的合作。
         
        对于备受争议的南海仲裁案,他说:“仲裁庭把南海一些地貌都判定为岩礁,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岩礁只有12海里的领海,没有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而美国常常强调海上通行自由,如果按照仲裁庭的判定,美国的舰艇就可以在南海肆无忌惮地进进出出了。”
         
        在分析厉害关系的同时,胡逸山注意到,近期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表现出与其前任阿基诺三世不同的态度。“既然大家都有意愿,不管仲裁结果如何,中菲就应该真正地启动双边谈判了。”
         
        他建议,中菲双边谈判可以从实际问题入手,例如开展渔业合作,商谈如何相互照顾对方的渔民。“先从存在共识的地方开始,将来甚至可以探讨油气勘探与开采合作。”
         
        他称,南海主权之争在中短期内难以从根本上破解,“现在能做的,就是共同建立互信机制,探讨开展渔业合作、联合巡航、打击海盗等具体合作。”
         
        当不少人的目光聚焦在南海仲裁案时,胡逸山却说,目前最重要的是,“更多的精力应该用于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更紧密的经贸关系、人文交往。
         
        他举例说,对于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建设,东南亚国家有着强烈的参与意愿。菲律宾即便与中国有着激烈的领土争端,但仍然成为亚投行的创始成员国。
         
        胡逸山说:“这些年在国际关系方面的经验告诉我,国际法只是解决国际争端的其中一个方法,有时甚至完全不是方法。重要的是,有关各方要抱着解决实际问题的政治决心,坚持和平、共赢,这样才能使得南海的‘温度’降低。”  (国内新闻)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