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6-07-05 17:33:09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盛夏,西藏军区高原演兵场上喜讯频传:各部队实战化训练不断突破极限,创新战法成果不断涌现,战斗力持续攀升。      
          喜人局面,得益于西藏军区多措并举加速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以有力的后勤保障为战斗力建设持续“输氧”。西藏军区领导一语中的:西藏海拔高、缺氧,可战斗力建设不缺“氧”,因为他们有保障战斗力建设的“法宝”——军民融合。
         
          “战斗力之氧”在军地“一盘棋”的思想里
         
          “现在长途机动行军加油方便多了,借助沿途地方加油站补给,时间比过去缩短一半多。”6月20日上午,指挥部队实装演练的西藏军区某旅副旅长娄亚明感慨地说:“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对部队战斗力建设的作用看得见、摸得着。”
         
          娄亚明在西藏高原服役20多年。前些年,他率领部队外出执行任务,出发前司机不仅要把油箱加满,每个车还得带桶油作为备用。因为官兵们知道,从驻地到部队的下一个加油点,距离有400多公里。
         
          窥一斑而知全豹。“老高原”娄亚明感受到的这一变化,是西藏军区强化军地“一盘棋”思想,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生动体现。
         
          近年来,随着部队外训任务增多和越来越多的重装列装部队,西藏军区长途机动加油难的问题日益凸显。有人提议:在超过200公里以上的地方设加油站。这一建议被西藏军区后勤部领导否定:中石油、中石化公司在西藏地区每个县都设有加油站,为什么要重复建设呢?
         
          西藏军区领导认为,树立军地发展“一盘棋”思想,就是要有大局意识,跳出局部利益和自我利益的小圈子,跳出自我发展的误区,站在国家和军队协调发展的高度来思考如何建立更加科学高效的军民融合式保障体系。
         
          从2013年起,西藏军区与中石油西藏分公司签订《军民融合式油料代储代加协议》,按照“以油换油、年度结算、联合监管”的保障办法,由地方石油公司先行保障油料,事后军地共同结算指标。他们还将中石油西藏分公司所属的加油站、运油车全部纳入应急油料保障体系,相关技术人员编入民兵、预备役部队管理,做到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
         
          战斗力建设的“氧气”,在军地“一盘棋”的思想里。如今,西藏军区部队每辆车都配有“一卡通”加油卡,外出执行任务,军地加油站皆可使用。
         
          以油料保障为突破口,西藏军区近年来紧贴使命任务和地方经济发展形势,探索出“军队主导、政府支持、企业响应、机制调控”的军地“一盘棋”保障模式。
         
          “战斗力之氧”在协同创新的实践中
         
          不久前,由西藏军区后勤部、西藏社会科学院、西藏大学等联合研发的“青稞牦牛肉压缩干粮”成功问世。西藏军区后勤部部长张文龙介绍,“青稞牦牛肉压缩干粮”在部队野外训练时保障官兵,将有效降低因高原环境造成的人员身体不适症状。
         
          近年来,为缓解高原气候环境给官兵身体带来的不适,西藏军区联手地方先后研发了高原康、红景天口服液等抗高原反应药品。这些药品虽能减轻“一时之痛”,但高原反应对官兵的训练生活影响依旧很大。
         
          冬日的拉萨,阳光映照在西藏军区军史馆一张部队官兵在田地里帮助藏族群众收割青稞的老照片上。这一幕引发张部长深思:“同为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高原反应为何对藏族群众的影响很小?根源应该在生活习惯上。”
         
          “从食品保障入手,提高官兵的抗高原反应能力。”听说此建议,西藏大学、西藏农牧学院、西藏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局等单位,都派出科研人员和西藏军区后勤部一起攻关。
         
          “这是我们撒下的创新‘种子’,岂能让外人参与‘摘果’?”面对个别人的异议,张部长在会上说:“协同创新,难在协同,贵在协同。军地双方只有走好军民融合式创新发展之路,以整个社会经济为依托,国防现代化建设才能获得技术先进、成本低廉、来源稳定的物质支撑。”
         
          军地协同,事半功倍。参与攻关的地方科研部门,将自己近年来研究的相关成果拿出来,使“青稞牦牛肉压缩干粮”的研发周期大大缩短。
         
          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近年来,西藏军区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相继出台了《军地基础设施投资协调工作实施办法》等规定措施,有效解决了制约部队战斗力提高的瓶颈问题。
         
          战斗力建设的“氧气”,在协同创新的实践中。2015年6月,西藏军区为地方医院提供人才培训、技术帮扶和医疗设备支援。同时,西藏军区协调西藏自治区卫生部门,将小远散驻军官兵和野外驻训部队官兵的部分医疗保障工作交给当地医院,请市县级医院协助随队军医完成应急医疗保障任务。
         
          “战斗力之氧”在军民资源共享的理念里
         
          去年7月,西藏军区某旅接到上级命令,赴内地参加跨区基地化训练。
         
          这一任务对于该旅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数千公里的机动距离,铁路输送装载是关键,关系到部队能否快速部署到位。
         
          大规模组织部队全员全装整建制铁路输送在该旅尚属首次。对于青藏铁路拉萨西站来说运送部队装备物资也是第一次。
         
          接到任务后,军地双方高度重视,共同组织人员探索攻关,总结出“分类固定”“链式快速固定”“三人协同固定”等装载方法。
         
          该旅领导说:“军地资源共享,就是要冲破壁垒,把军地‘信息孤岛’变成彼此相连的‘信息群岛’,实现信息资源互联共享。”
         
          随后,该旅依托拉萨西站铁路输送装卸载设施,组织官兵对装载定位、捆绑加固、野战侧端临时站台搭建与撤收等进行了系统培训。
         
          “没想到部队第一次长途机动铁路输送,能装载得这么快这么好。”上级机关一位考核人员如是评价。
         
          战斗力建设的“氧气”,在军民资源共享的理念里。近年来,西藏军区紧紧抓住国家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期,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改善部队交通条件,完善火车站、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以适应部队战斗力建设需求。
         
          同时,他们与地方政府建立了医疗卫生、环境监测、气象保障等方面的信息共享机制。
         
         
          2015年8月,西藏自治区气象局与西藏军区签订了定期通报区内气象变化情况协议,为部队合理安排军事训练提供气象保障。
         
          2016年1月,西藏军区全面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二级响应,全面防控腺病毒疫情。
         
          今年以来,西藏军区先后组织部队在某高原综合训练场开展演训活动。指挥所内,点击“军地保障区域资源数据库”,附近的地方油库、修理厂、医院等信息尽收眼底。在“中军帐”指挥下,部队保障分队与地方保障分队联合上阵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