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正在缩小。一项本周发表于《科学》(Science)杂志的研究表明对此给出了明确证据。
根据《科学》杂志网站介绍,研究者们发现与2000年9月对比,去年9月份观测到的南极臭氧层空洞已经缩小了400万平方千米,超过了印度的国土面积。
近些年已经有不少研究发现南极臭氧层修复的迹象,但2015年10月南极臭氧层空洞又刷新历史峰值,引发了人们对修复情况的怀疑。不过一些研究者指出,2015年的数值应当主要源于当年4月的智利火山爆发。
从上世纪80年代被发现以来,南极臭氧层空洞一直是困扰人类的重大环境问题。臭氧有吸收太阳紫外辐射的作用,臭氧层的破坏将威胁到动植物的生存,也增加了人类罹患皮肤癌、白内障等疾病的风险,这种破坏同时也会加速全球变暖进程。
制冷设备、喷雾剂中的氟氯烃(CFCs)被普遍认为是破坏臭氧层的重要因素之一。1987年通过的《蒙特利尔议定书》要求避免工业产品中氟氯烃等物质对地球臭氧的破坏。由于氟氯烃等物质至少会在大气中停留50年,臭氧层完全恢复最早也要到本世纪中叶。
尽管如此,研究结果还是证明了人们近30年的努力没有白费。“这是很大的惊喜,我没想到这么快(就能获得修复)。”研究团队的负责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化学家苏珊·所罗门(Susan Solomon)说。她表示,自己也因此对通过全球合作解决气候变暖问题充满信心。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