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6-06-17 16:37:09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作为中国典型的大城市,北京率先向“大城市病”出击。6月17日,北京市公布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的意见》(下称《意见》),提出2016年完成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两图合一”,坚守产业禁止和限制底线,在五环路内严禁新增建设用地,到2020年疏解非首都功能取得明显成效。      
        目前,中国大城市普遍面临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拥有2000多万常住人口的北京市也不例外。针对大城市的“城市病”,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早在2015年底便已对各城市发展提出了要求,即“多规合一”、划定城市增长边界等。
         
        北京公布的《意见》则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基础上,根据北京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具体目标和措施,其中主要包括推进总体规划层面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的“多规合一”,划定生态红线和城市开发边界,以及加快疏解非首都功能。
         
        在总体规划层面,北京市将以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为契机,推动城市规划管理和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合一,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统一,并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相协调,实现多规划底图叠合、数据融合、政策整合,描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法定蓝图”。
         
        而在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北京将把街区,作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基本单元;逐步推动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公共空间等专项规划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相融合,构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统一坐标系”。未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区域,则不得进行建设。
         
        上述目标若能实现,将有利于改变城市发展“规划多、执行难”的局面,让几十种不同部门制定的城市空间规划相互协调,避免冲突。
         
        就在《意见》发布的前一天,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曾表示,北京市规划委及市国土资源局将进行机构合并,计划7月底完成新机构的挂牌组建,从管理职能上实现“两规合一”,促进城市规划转型与土地利用方式转变相互融合,使空间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更一致。
         
        除推进“多规合一”,北京市还拟将市域空间划分为生态红线区、集中建设区和限制建设区,制定差异化的“三区”管控政策。
         
        对于生态红线区,要强化生态底线管理,探索建立生态用地储备制度;对集中建设区,应严格落实建设边界,优化功能结构,集约高效发展;而在限制建设区,实现“减地增绿”,推动集体建设用地腾退集中。
         
        用五年清查处理全市违法建设
         
        依据《意见》,北京市还鼓励原土地使用者自主或合作减量开发自有存量用地,争取用5年左右时间全面清查并处理建成区违法建设,到2020年把全市建设用地规模缩减到2800平方公里以内,平原区开发强度控制在45%以内。
         
        此外,《意见》还表示,要全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疏解非首都功能,到2017年存量疏解取得突破性进展,到2020年疏解非首都功能取得明显成效。为此,北京市将严格控制增量,坚守产业禁止和限制底线,五环路内严禁新增建设用地,严格控制建设规模,完善支持和激励疏解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北京合一国土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