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6-06-08 10:27:33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本报上海6月7日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周凯)就业一年后平均月薪5659元,近两成毕业生一年内已“跳槽”,这是今天发布的《上海市2015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报告》显示的信息。     这份报告由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促进中心,会同上海市教委学生事务中心联合发布,研究分析了9.4万进入上海市人力资源市场的2015届上海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统计数据显示,2015届上海高校毕业生毕业一年后在职率为94.7%。这意味着,有8.9万人已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办理就业登记手续,且当前仍处于就业状态;处于“就业空窗期”的毕业生共0.5万人,约占5.3%。
        从不同学历的情况来看,专科、高职毕业生在职率为91.4%;本科毕业生在职率为95.7%,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在职率为98.2%。总体来看,2015届上海高校毕业生在职率与学历的相关性较强,学历越高,在职率也越高。
        从不同专业的在职率来看,本科及以上学历的高校毕业生中,管理学、医学等专业的2015届上海高校毕业生的在职率较高,均在98%以上;哲学、农学等专业的在职率则相对较低。
        专科高职毕业生虽然总体在职率相对略低,但也有一些专业的毕业生广受用人单位欢迎,其火爆程度远远超过了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尤其是学前教育、助产、城市交通运输、市政工程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专业的在职率均接近100%,很多学生在实习期间就被用人单位抢先预定,收入也比平均水平高20%以上。
        从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的产业分布情况来看,2015届上海高校毕业生在第三产业就业的比重为85.8%,在第一、第二产业就业的比重为0.1%和14.1%。与上海市就业人数的产业分布结构相比较,高校毕业生从事第三产业的比重明显较高。
        统计数据显示,在上海市就业的2015届上海高校毕业生,在毕业一年内已“跳槽”离开初次就业单位的占18.5%。从不同性质的用人单位情况来看,在民营企业就业的2015届上海高校毕业生跳槽率最高,约为30.2%,这一比例是总体跳槽率的1.6倍;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跳槽率相对较低,分别为5.6%和11.7%。
        数据显示,2015届上海高校毕业生在毕业一年后的平均月薪为5659元,与半年前的4672元相比,增幅为21.1%。从不同学历的月薪情况来看,2015届上海高校毕业生中,专科高职学历的毕业生在毕业一年后的平均月薪为4224元,本科学历的毕业生为4985元,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毕业生为8263元。高校毕业生的学历是影响其月薪水平的重要因素,两者呈现强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学历越高,平均月薪也越高。
        从2015届上海高校毕业生在毕业一年后的月薪水平来看,在金融业就业的毕业生平均月薪最高,为7290元;其次为教育业,平均月薪为6868元;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等IT行业的平均月薪为6682元。
        从2015届上海高校毕业生平均月薪的增长速度来看,教育、制造、卫生等行业增长速度较快。这些行业提供的岗位起薪虽然并不高,仅仅三四千元,但高校毕业生在就业一年后的收入水平就可以达到六七千元。
        专家指出,就业收入会随着工作年限、专业技能的增长而逐步提高,有些就业岗位虽然招聘起薪并不高,但在相对较短的磨合期之后就可能大幅度提高。高校毕业生在寻找就业机会的过程中,不能只看招聘起薪,更要关注行业发展的前景和潜力。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