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6-06-04 08:51:19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中国保监会推出“以房养老”试点近2年后,全国四个试点城市成效并不乐观。目前,全国反向业务投保人共78人59户,办完所有流程的仅47人38户,其中北京18人12户,上海13人11户,广州14人11户,武汉2人1户。为何“以房养老”试点的数量比较少?业内人士表示,以房养老和传统观念有很大的冲突,容易引起“坐山吃空”的一种印象。      
        所谓“以房养老”,说简单点,就是老人把房子抵押给保险公司,每月由保险公司支付养老金,但老人直至身故都可以一直住在房子里,身故之后归保险公司处置房产。这种设计当初被宣称是“全世界公认的模式”,但是事实胜于雄辩,“以房养老”基本就没有搞起来。这与当初相关部门对于“以房养老”的期望值,显然存在巨大的落差。
         
        为什么会这样?单单是传统观念的问题吗?这样的解释,其实是对现实的回避。站在老人的立场,确实大部分的老人更愿意把房子留给孩子,但更重要的是,有房子特别是有多套房子的老人,往往并不缺钱花,“以房养老”充其量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
         
        “以房养老”之所以对有房子的老人缺少吸引力,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钱实在太少了。国内目前只有幸福人寿推出“以房养老”业务,根据其相关条款,保险公司估值一套100万元的房子,60岁老头每月只能拿到2514元,如果是老太太,则只能拿到2082元。
         
        看看,就这么点钱,还要赌谁活的更长。如果老人直接把房子卖了呢,可能得到120万元甚至更多,把这些钱购买国债或者固定收益产品,哪怕扣除租房费用,收益大概也相当于保险公司给的钱,还能把本金留给子女。所以,“以房养老”保险产品对老人没有太大吸引力。那么,保险公司为何这么“抠门”这么追求“暴利”?其实,他们也有苦衷,原因不难理解。
         
        因为房价是有风险的,谁也不知道二三十年后房价会怎么样,还有,70年产权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明确,而且,房子是需要维修成本的。虽然房地产火热的时候,再老的房子都有人要,可等到保险公司将来出手的时候,真有那么容易吗?
         
        明乎此,自然明白“以房养老”试点效果不佳,不只是观念的问题,而是市场的理性选择。终究,“以房养老”的问题,还得交给市场去发育去竞争,强扭的瓜是不甜的。

    关键词:应者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