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6-05-17 20:29:20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本报讯(特约通讯员 孙江丽 记者 蒋亦丰)美国进口药“立普妥”的有效成分为“阿托伐他汀钙”,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基础用药,也是西药中最成功、最畅销的单一品种。近日,从浙江工业大学传来消息,“阿托伐他汀钙”的国产化技术荣获2015年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项目片剂以“优力平”命名,价格仅为“立普妥”的40%。据估算,平均每年可为每位患者节省用药成本4000余元,为国家节省医保支出10亿余元。     从事生物制药10余年的浙江工业大学教授王亚军告诉记者:“进口药国产化并不是像仿制衣服那么简单,要做到具有和进口药相同的活性成分、剂型、给药途径和治疗作用,技术门槛极高。”
        浙江新东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一直苦于找不到更优的技术来进行“立普妥”国产化。经四处打听后,找到了浙江工业大学,因为由浙工大牵头建设的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在国内制药行业鼎鼎有名,浙江现有400多家有药品生产许可证的制药企业中,八成以上企业都与该校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其科研技术优势不言而喻。
        该中心生物技术制药方向负责人郑裕国说:“我们根据多年的经验,放弃了原先化学法的生产工艺,尝试用生物催化的方法设计了十几条技术路线,经过两年尝试,最终找到了药效高、成本低、能耗小的最佳路线。”
        由浙江工大牵头的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联合浙江大学、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药物制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核心成员单位,吸纳美国IPS公司等国际创新力量以及华东医药、海正药业等一批制药龙头企业组建而成。目前,中心瞄准制药产业的重大需求,设绿色化学制药、生物技术制药、药物制剂等3个研究方向,有包括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国外机构研究人员和在校学生在内的200余人创新团队。近年来,浙江工大凭借协同创新模式,在重症感染抗生素、口服降糖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治疗帕金森病、广谱性抗寄生虫病药物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均已成功实现国产化并产业化。
        “高校科技创新要始终围绕国家、区域重大战略需求,对接国家、区域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解决区域发展急需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浙江工大校长蔡袁强说,“对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来说,只有创新而没有转化为生产力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的追求是把学问做在重大产业上,把科研论文写在经济建设主战场上,让创新成果不断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浙江难关技术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