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6-05-15 14:12:42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以创新发展的理念破解经济下行压力,经济结构持续转型升级,质量效益显著提升。”这是天津市委代理书记、市长黄兴国对天津近年来经济运行态势的总体概括。“十二五”期间,天津GDP年均增长12.4%,一直保持在全国前列;2015年天津市生产总值达到16538亿元,人均GDP超过1.7万美元,是2010年的1.8倍;今年一季度,全市GDP实现同比增长9.1%……      
        探究天津经济转型升级“持续向好”的内在动力,“科技创新”成为最抢眼的因素。
         
        “万企转型升级”重铸辉煌
         
        制造业是天津经济的重要基础。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实现“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的角色定位,重铸“天津制造”的辉煌,是摆在天津面前一个艰巨而迫切的任务。从2014年开始,天津实施《天津市万企转型升级行动计划(2014—2016)》,针对部分“散弱低粗污”的中小企业实行转型升级,着力化解过剩产能。
         
        作为新中国第一个自行车民族品牌,飞鸽自行车曾畅销大江南北。然而,近年来飞鸽的销量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萎缩。万企转型升级行动开始后,经过改制的飞鸽车业与北京乐视体育达成战略合作,采用智能化设计理念开发出国内首款“超级智能自行车”,去年8月刚一上市,预订量就达50万辆。“这款超级智能自行车共有90多项专利,具有防盗、运动音乐、数据监测、自行车通信4项系统功能,同时根据心率、坡度等为骑行者推荐最佳骑行设定。”飞鸽车业总经理张金瑛告诉记者,“智能自行车”的推出,使公司产品均价提高了20%,毛利率提升了30%。
         
        天津市在万企转型升级行动中,注重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各级政府打好“服务牌”,真正做到“有事不撒手、无事不插手”。截至目前,累计有1.2万家企业成功转型,落实财政资金27亿元,完成技改项目4900个。
        “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转变发展方式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最具活力、最具潜力、最具成长性的创新群体。”黄兴国认为,“抓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就是抓经济发展的未来。”基于这一认识,天津从2010年9月开始,将“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制胜一招”,启动了“科技小巨人成长计划”,明确提出:努力培育成千上万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迅速成长,形成“铺天盖地”的发展态势;扶持一大批技术水平高、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好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脱颖而出,使其成长为“顶天立地”的科技小巨人企业。
         
          为了让“小企业挑大梁”,天津探索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十二五”期间,全市共筹集财政资金200亿元,支持科技企业开展技术创新;110个市级重点实验室和全市660台套大型科研仪器向科技企业开放;选派400余名科技人员作为“科技特派员”;建设一批集孵化、转化、产业化于一体的创新创业平台。天津还专门成立了由黄兴国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下设7个服务工作组,专门研究化解中小型科技企业“成长中的烦恼”。
         
        “政策聚焦、工作聚力、服务聚心、筑巢聚才、宣传聚势”,让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呈现出万马奔腾的生动局面。据天津市科委党委书记陆文龙介绍,目前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30%以上,目前拥有有效专利3.38万件。
         
        “人才绿卡”让创新人才“近悦远来”
         
        2015年6月1日,天津首创“人才绿卡”制度。
         
        “人才绿卡”制度,在人才居留、出入境、落户、医疗、保险、住房、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22项优惠政策,将51个办理事项整合成15个,56个审批环节精简到19个,审核要件从84件压缩到44件,实现人才服务一点采集、多点共享、全程管理、快速办理。
         
        天津把人才资源开发作为重中之重,不断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营造出创新型人才“近悦远来”的良好氛围。目前,天津正在实施“千企万人”支持计划——用3至5年时间,支持千家具有良好创新前景和发展潜力的企业,依托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企业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平台,引进和培育1万名创新型高层次人才,使创新人才向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领域聚集。
         
        让科技创新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这是天津经济转型升级的“源代码”,也是“天津制造”向“天津创造”稳步迈进的原因所在。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