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6-05-05 16:13:56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十二五’以来,柴达木盆地共削减化学需氧量(COD)3312.4吨、氨氮284.66吨、二氧化硫9660.9吨、氮氧化物4074.54吨,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逐年下降,生态环境逐年向好。”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环保局局长李顺5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海西州”)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州域主体是素有中国“聚宝盆”美誉的柴达木盆地,面积约26.5万平方公里,资源丰富,各类矿藏潜在经济价值达100万亿元(人民币,下同)以上。
         
        李顺说,2010年至今,他们以盆地内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采取各种措施着力改善全州环境质量及突出的环境问题,加大污染减排力度,推进重点流域、区域和重点行业、企业的环境治理,在区域环境质量改善、工业污染源整治、落后产能淘汰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全州主要污染物及重金属排放得到有效控制,一些重点行业和区域的环境污染问题得到解决,全州生态环境逐年向好。
         
        据统计,“十二五”末海西州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为2.3046万吨、0.2397万吨、4.9336万吨、3.0082万吨,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逐年下降。
         
        同时,据记者了解,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污染物排放量也逐年下降,从2010年以来,实验区单位生产总值工业废水排放量为8.1立方米/万元,比2010年的8.4立方米/万元下降了3.6%;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硫排放量为6.01公斤/万元,比2010年的10.8公斤/万元下降了44.4%;单位生产总值COD排放量为3.4公斤/万元,比2010年的6.2公斤/万元下降了45%。
         
         
        李顺表示,目前全州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风险可控的局面,未来随着经济的发展,要更加做好新形势下生态环保工作,使“十三五”时期柴达木盆地的生态总体向好。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