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6-05-03 12:59:41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业内人士分析:此次全国性缺货或是药企涨价的前兆

    这个五一节,赵碧珍觉得特别漫长,她患有心脏病,需要开胸更换心脏瓣膜,因为手术必用药鱼精蛋白缺货,她只能在病房里排队等药。她的病友们等不及,已陆续离开,她一直在等待,但不知何时能等来“救心”的药。

    鱼精蛋白全国性缺货,今年并非第一次。5年前,也曾经出现过。

    低价救命药,越来越高频率出现缺货。有医生分析,这与药品价格低,企业利润薄、无生产积极性有关,甚至有医生猜测,此次可能是药品生产企业涨价的前兆。

    无奈的等待

    住院半个月等药“救心”

    “能不能帮我买到鱼精蛋白药?”近日,赵碧珍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向本报求助。

    赵碧珍今年44岁,自贡人,去年一次体检中,她被查出患有风湿性心脏病,两个心脏瓣膜出了问题,一个需要更换,一个需要修补。4月14日,她入住成都军区总医院心脏外科,等待手术。

    医生告诉她,因为缺少名为鱼精蛋白的药,手术没法进行。“我好不容易排到了床位,不愿意轻意放弃。”赵碧珍说,她总以为药应该缺不了多久,说不准过几天就等来了药品。于是,她继续在医院住了下去。半个多月过了,药还是没来,她的心情也越来越差。

    据记者了解,像赵碧珍一样等药做手术的病人,不在少数。68岁的高含清的心脏手术也是没药,等待了小半年,手术被取消了。在此期间,其家人还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和省人民医院去打听了一圈,希望能借到药。然而,各大医院都说没药可借。

    全国性药荒

    今年来,已成全国性缺货

    成都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张近宝说,鱼精蛋白是心脏病人做体外循环手术时必需用的药品,根据体重不同,每个成年人每次手术要用6至8支药,然而,近段时间以来,这种药品缺货,导致医院20多个病人的手术不得不取消。

    华西都市报记者从成都军区总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和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相关科室了解到,鱼精蛋白缺货已有一段时间,每家医院都只存有少量的药品留给急救病人。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胸外科主任罗勇说,医院只剩下10来支存货,只能留给急重病人,不敢给现在的病人使用。为此,医院有10来个病人处于等药状态。

    事实上,今年以来,“鱼精蛋白”缺货已成了一个全国性的问题。据媒体公开报道的资料显示,浙江、河南、山东和安徽等地均缺货。

    据张近宝介绍,全国每年要做22万例心脏病手术,四川每年有五六千人接受心脏病手术。这个庞大的群体,都是鱼精蛋白的最终使用者。

    “对一些病人来说,延迟手术会影响到病情发展。”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胸心血管外科主任张尔永受访时称。

    业内分析

    短缺药品售价多年不变

    这是厂家涨价的前兆?

    为何“鱼精蛋白”会缺货?成都一家三甲医院药剂科负责人介绍,鱼精蛋白在国内有两家企业生产,几十年来维持同一售价,在物价飞涨的今天,企业方面生产药品的经济驱动力大大降低。

    华西都市报记者了解到,上海上药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鱼精蛋白,历史上曾有9.1元的供货价;2014年,北京悦康凯悦制药有限公司的供货价格是13元多。

    事实上,在5年前,鱼精蛋白就曾出现过大面积缺货,并引起了各界关注。后来,药企加紧生产,缺货情况得到缓解。

    时隔5年,这种价格低廉的手术必需药品再度缺货。

    有不愿意具名的院方人士说,这次之所以缺货,是因为北京的那家企业生产的药品仅供北京地区使用,不再流通到北京之外的区域。因此,所有供药压力全部压在上海的那家企业。该人士还推测,这可能是药品生产企业涨价的前兆。

    4月28日下午,华西都市报记者曾分别致电“鱼精蛋白”的两家生产企业,北京悦康凯悦制药有限公司公开的联系电话一直无法接通;上海上药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的销售部门则反馈,负责人在开会,无法回答相关问题。

    问诊药荒

    省政协委员:建议给低价紧缺药提供补贴

    对于鱼精蛋白5年一次的缺货事件,医疗界也有着不同的看法。

    成都一家三甲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认为,鱼精蛋白的缺货与价格低廉企业利润少,缺乏生产积极性有一定的关系。他认为,从根本上解决缺货问题,行政部门应该进一步放开条件,让更多企业参与到这类药品的生产中来,增大供应量。“当然,这涉及到企业生产资质和能力问题,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的时间更长。”他说,在此之前,不妨国家适当放开这类药品的价格,增强企业生产这类药品的积极性,先解决目前最紧要的救心问题。

    四川省政协委员陈张铭认为,鱼精蛋白的缺货是低价紧缺药的普遍现象与个案的关系。他建议针对低价紧缺药的现状,要发挥药品使用单位和行业协会的作用,他们要积极主动向区域内行政部门(包括卫计委和食药监局)提出建议,指导、扶持敦促低价紧缺药的企业加大生产力度,同时给这类企业提供一些政策的扶持与补贴。当更多企业愿意生产后,再通过行政的杠杆调整,降低它的补贴。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