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6-04-29 21:36:01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上面千条线,只穿社区一根针。”社区工作人员负担过重、疲于应付的局面,今年底之前将彻底改观,告别“万能居委会”。      
        4月28日,市民政局等部门召开全市社区减负工作推进会,要求各项减负清理工作必须在年底前完成。届时,社区居委会行政化、机关化势头将有效遏止,回归居民自治组织的本色。
         
        社区办公场所平均挂牌17块
         
        社区任务有多重?
         
        市民政局会同市委组织部等部门,自去年8月份开始,在全市展开了社区工作事项调研梳理。据统计,社区工作事项共计322项,其中市级下派的工作任务241项,需社区盖章证明的工作32项,在社区设立的工作机构40个,在社区层面开展的评比表彰活动26项。
         
        尽管在法律层面,社区居委会只是居民自治组织,但在越来越多的社区,居委会变得像机关一样,行政化倾向严重。例如,统计显示,社区门口加挂的牌子,平均有17个之多。市民学校、劳动保障、法律调解等职能,也都以挂牌形式出现在社区门口。
         
        市民政局党委书记、局长李万钧说,有的社区甚至因为牌子太多,门口挂不下,需要专门一间屋子来储存这些牌子;还有的社区牌子太多,就弄成一条条的指示牌,“就像写字楼一样”。
         
        牌子多、任务多,直接后果就是社区党委、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再没有时间去居民中走访。“社区大量工作是写材料、填报表,有的水平一点儿不比政府机关的差。”李万钧说,“但社区离百姓就远了,居民对社区没有归属感、认同感。”
         
        按照减负要求,今后社区办公场所将只悬挂社区党组织、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服务站三个组织机构的牌子。“其他牌子一律取消。”李万钧说得非常强硬。
         
        民政局先撤掉自己的社区评比
         
        除了撤牌子,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本市实际,经过认真归类、合并、梳理,新的文件共取消市级各部门下派的150项社区工作事项。
         
        社区减负还包括多项“一律取消”。例如,除法律法规规定和中央、市委市政府明确要求外,其它台账和考核评比等事项一律取消。
         
        在文件公布的“取消目录”中,社区达标评比类多达25项。其中,幸福社区评比达标、居家养老先进社区评比达标、六型社区评比达标等项目,都是此前由民政部门大力主导开展的评比活动,此次也都列入取消目录。
         
        此外,垃圾分类社区评比达标、文明养犬社区评比达标等“轰轰烈烈”的项目,“无毒”示范社区评比达标、节水型社区评比达标、充分就业保障社区评比达标等“硬性”项目,也都被一次性取消了。
         “不应该是上级单位去评他们,应该是社区的居民来打分,给街道办事处、区委区政府和市各委办局打分。”李万钧说,长期以来一些政府职能部门习惯把社区当做政府的一条腿,“极大地削弱了社区作为自治组织的功能”,也造成了社区行政化、机关化。
         
        今后,对于社区居委会依法履职内容和各类取消项目,将实行清单管理,严格准入制度。除法律、法规和规章有明确规定外,其他未经政府批准的工作事项,一律不得交由社区落实;一经发现,立即撤销、终止。委托社区承接和办理相关事务的,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由政府购买服务。
         
        居委会要恢复“桥梁”身份
         
        社区减负,“把包袱卸掉是第一步”,之后本市将大力加强社区自治功能。“社区要把老百姓的需求,变成政府的项目。居委会要当好居民和政府的桥梁与纽带。”李万钧说。
         
        他表示,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民主管理的途径和方式欠缺,参与程度不足,积极性不高,导致居民社会责任感弱化、社区认同感下降,不利于社区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推进。“推进社区减负,规范社区工作事项,根本目的在于依法明确社区职责,聚焦主业,充分发挥社区在社会动员、服务居民、协调利益关系和维护基层稳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需求。” 目前,市委市政府已经审议通过相关文件,要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行“参与式协商”自治模式,创新居民自治形式,有效拓宽居民参与社会治理的范围和途径。
         
        一位社区工作者告诉记者,按照要求,居委会的工作人员今后将更多走到居民身边,“刷一刷自己的存在感”。例如,居民发现乱停车、绿化不够、道路设置不合理等问题,不必自己上网“声讨”,只要告诉居委会,就能快速联系上职能部门进行解决。“社区依法合理减负瘦身,才能有时间和精力强化社区自治功能,开展多层次、多样化的社区服务,激发社区活力。” 她说。
         
        李万钧表示,“推进社区减负是减法,加强社区多元参与是加法,要推进社区议事协商,引导居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

    关键词:北京市社区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