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6-04-23 10:49:55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要是没有扶贫贷款的话,我这个拖拉机根本就买不起!”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吴城镇下三交村的种植户张林平终于松了一口气,以后家里的地再也不用发愁耕种,张林平高兴地说,“这都是沾了扶贫贷款的光。”      
        吴城镇下三交村一直有发展种植养殖的传统,但是过去资金问题却制约了村民们养殖、种植的规模化发展。金融扶贫小额贷款的注入,让他们看到了希望。像张林平一样,去年在下三交村有30多户农户申请了小额扶贫贷款,他们自主选择致富项目、根据自身需要发展生产,纷纷走上了脱贫致富的新路。
         
        缺资金是贫困农民发展产业的瓶颈,为了帮扶贫困群众早日脱贫,2014年9月,山西启动实施金融扶贫富民工程,政府把财政扶贫资金作为风险补偿金存入合作金融机构,金融机构按照风险补偿金总额的8倍以上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发放小额扶贫贷款,发挥财政扶贫资金放大效应,从而带动更多的金融资源支持贫困户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2015年,山西省把金融富民扶贫工程列入全省十项强农惠农政策之一,省级财政预算安排2.41亿元、市县自筹1386万元用于金融扶贫富民工程风险补偿金。
         
        地处吕梁山腹地的隰县是山西省金融扶贫小额信贷的示范县,该县在试点村建立村级产业扶贫金融服务中心,组织出台村级管理办法及相关制度,成立村级评级授信小组,积极配合金融机构开展贷款审核推荐等工作,并保证扶贫贷款项目从开始到确定、到落实都有机构、有人员始终跟进。
         
        去年4月,隰县黄土镇无鲁村贫困户刘旭东借助金融扶贫政策,申请到5万元小额扶贫贷款,他用这笔钱养了20多只羊,还种了一些玉露香梨树。“金融扶贫圆了俺全家多年的梦想,现在俺的目标不只是脱贫了,还想当上种养大户!”刘旭东说。
         
        记者从山西省扶贫办了解到,该省去年共发放金融扶贫小额信贷11.91亿元,为2.8万贫困农户注入了发展生产急需的资金“血液”,为贫困农民产业发展提供内生动力。
         
        扶贫政策精准到位,金融扶贫持续发力,贫困地区农民收入也节节攀升。统计显示,2015年,山西省36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078元,比上年增长11.9%,高出全省平均水平4.6个百分点。
         
        山西省扶贫办产业站站长赵俊超表示,如何使有限的扶贫资金发挥最大的效应,金融创新撬动资金杠杆是其中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下一步山西将继续大力创新推动这项工程,确保更多的贫困户贷得到、用得好、还得上、逐步富。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