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6-04-21 19:20:52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据台湾“联合新闻网”4月19日报道,台湾“食品药物管理局”19日下午公告修正《应标示之食品器具、食品容器或包装品项》及公告《食品器具、食品容器或包装标示相关规定》,按照新规定,2017年7月起,所有含有塑料材质的容器,统统都需要标示耐热温度、塑料材质,且新制包含瓶盖含有塑料材质的不锈钢杯,若业者未依规定标示,可并处罚金3到300万元新台币。(约合人民币6027元-602700元)

        据报道,市面上所售保温杯虽是不锈钢材质,但民众却对杯盖内的塑料材质有疑虑,担心遇热后产生毒素。“食药局”19日表示,2017年7月起制造的食器,只要食物接触面含塑料材质,都应标示材质、耐热温度。

      台湾地区现行法令规定,一次性使用的塑料类食品容器、可重复使用的塑料水壶、奶瓶、餐盒等,都须标示材质名称、耐热温度等,避免塑料容器遇热释放出毒物,但民众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保温杯、玻璃微波餐盒却未严加规范。

      “食药署”科长林兰砡受访时说,这波规范品项将以不锈钢保温杯、玻璃微波盒为大宗。她解释说,杯盖、微波盒盖多半有塑料材质包裹且会接触到食物,但因过去没有强制规定,厂商标示时有时无,民众担心吃进有毒物质,才决定扩大强制标示品项范围。

      林兰砡表示,新规“上路”后,几乎所有使用塑料材质的容器都得在瓶身标示材质、耐热温度等信息,若发现未依规定标示的产品,将强制下架限期改善,逾期未改可罚新台币3万至300万元;假使耐热温度不符规定,同样下架限期改善,未改将开罚4万至400万元新台币。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