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6-04-14 09:21:47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月亮粑粑,肚里坐个爹爹,爹爹出来买菜,肚里坐个奶奶……”4月的一天,长沙老人谢良才早早起床后来到住所隔壁的宾馆,唱起这首长沙人耳熟能详、老人家哄孩子睡觉的童谣——《月亮粑粑》。

      在老人面前,一整套专业录音设备调试就绪,清清嗓子,对照文本,老人家操起那口说了75年的长沙话,开始方言录音工作。

      2015年5月14日,在国家财政支持下,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下发通知,正式启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同年12月25日,湖南省正式启动该工程,拟设99个采集点,成为全国继山西、浙江、福建、重庆之后,第五个启动该工程的省份。

      长沙老人谢良才参与的此次长沙方言录音,属于一项名为“響應”(响应)的民间方言调查计划。这项计划5年至10年的时间对湖南境内57个点展开方言调查。其中湘语点18个,西南官话10个,赣语10个,客家话5个,土话6个,乡话及平话调查点各3个,其他类别调查点2个。

      调查初期,寻找发音志愿者的确让计划负责人、湖南工业大学教授陈山青教授非常郁闷。“你们花这么多时间让我给你说土话,到底有什么用?”面对乡亲的质疑,陈山青与团队成员颇感无奈。但只要人们不是质疑方言本身的价值,磨破嘴皮大家都要上。

      2015年7月5日项目启动至2016年2月底,“响应”项目组11个团队下到田间地头进行方言调查。参与调查的国内外学者60余人,完成调查点15个,约占总量的四分之一,并有多篇学术论文在学术研讨会议上宣读。

      “团队的老师们基本只能利用寒暑假开展田野调查,每次少则10天,多则一个月。”陈山青说,这项计划实施获得的调查结果,将全部制成文本、音频、视频存入计算机,最终形成《湖南方言调查报告》等多部综合性著作,无偿捐献给湖南省博物馆永久保存。

      “方言的多样性,是丰富我们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正如物种多样性是保存自然界活力的重要因素一样。”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所长刘丹青表示,“无论官方还是民间的方言调查项目,致力于保护传承方言的同时,都为社会培养、储备了一批批优秀的语言学人才。”

      繁琐的录音工作,即便是土生土长的长沙方言发音人也难免卡壳。这是谢良才老人第23次参加方言语料调查录音。他时常调侃,这份庞杂的调查语料加上调查团队成员的反复询问,让他有时怀疑自己的长沙方言水平。但咬文嚼字间,勾起的,是谢老对儿时的美好记忆。



    关键词:方言土话湖南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