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6-04-13 10:33:00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布达拉宫丝织品普查、建档小组内,组长边巴琼达手持文物鉴定专用显微镜正在观察一幅恰鲁(僧人的一种随身物品)的组织、纹样,“对于文物的普查建档,我们要精细到每一根丝线组织”。

      耸立在西藏拉萨市中心玛布日山上的布达拉宫,被誉为“藏民族历史文化艺术宝库”,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收藏有众多历史文物和稀世珍宝,是中国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布达拉宫管理处副处长、研究员索南航旦13日介绍说,布达拉宫馆藏文物丰富,包含各类古籍文献,总量约达10万余件。上世纪90年代,布达拉宫文物建档工作基础较为薄弱,仅对文物进行了目录、名称登记,缺乏完整、规范的详细档案,给文物普查以及科研工作带来不便。

      2013年底,根据中央政府对所有可移动文物进行普查、登记、建档的要求,西藏启动此项工作,摸清全区可移动文物的“家底”。

      索南航旦告诉记者,文物的建档工作包含登记文物的名称、年代、来源、完残程度、外观尺寸等14项内容,并根据文物的分类进行拍照和编号。

      扎西次仁是唐卡普查、建档小组的摄影人员。他告诉记者,拍摄文物照片是建档工作的最后环节。每幅约2米左右的唐卡,需从整体到局部拍摄至少7张照片,并录入档案。

      索南航旦表示,后期专业人员还将对每幅唐卡的内容进行解读、录入,“唐卡的内容十分丰富,为了减少对文物唐卡的翻阅,专业人员将根据这些照片来解读其内容”。

      边巴次仁是布达拉宫西日光殿的灯香师。他看管殿内文物工作已经20年,以前,佛像、瓷器、法器等文物未经详细分类地存放在库房里,“如果出现工作交接,则无法核查文物的身份信息,不利于文物的保护和利用。”启动可移动文物普查建档工作让边巴次仁感到踏实。

      索南航旦表示,目前,布达拉宫已完成1.7万余件可移动文物建档登记工作。由于缺乏专业技术人员,此项工作进度较平缓,今年将争取完成布达拉宫两万件文物的普查建档工作。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